《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期待每一个共鸣的你,关注、评论,为学、交友!
在1950年死于台北马场町的烈士中,有一位“中国第一代电力专家”,他叫刘晋钰,育有五子四女,其中四子一女为中共党员,1945年11月,他赴台接收筹组台湾电力公司,并成为“台电”首任总经理。而他在子女的感召下,也1949年初在台湾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3月被捕,被捕后宁死不屈,拒写“自首书”。国民党以“纵容左倾子女前往大陆”的罪名,7月17日他被枪杀于台北马场町。
1、“学霸”的求学之路
刘晋钰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祖父刘寿藏是“学而优则仕”、仕则惠一方的儒家传统士大夫,清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曾连任三届江西分宜县知县,政声颇佳,后升任江西袁州府(今宜春市)同知,仍克勤克俭,终不幸积劳成疾,病殁于任上。
刘寿藏出殡之日,袁州万民哭声震天,传为当地佳话。
1898年,刘晋钰在福建福州盖山镇浦下村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但始自祖父的仁义道德家风、知书达理家教犹存。刘晋钰幼年时父母相继病逝,由外公外婆抚养成人。在六位叔伯倾力资助下,他六岁入私塾开蒙,潜移默化间滋养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经世致用的优秀品格,传承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士人风骨,蕴蓄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素养、以救世济民为追求的家国情怀。
1905年,晚清政府被迫实行一系列改革,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地位,其中之一就是废科举、兴学校。1906年,在两年私塾积淀的基础上,刘晋钰转读福州当地新建的一所新式小学,很快就展露出新学尤其是理工方面的学习天赋,直到中学,每次考试成绩都是一骑绝尘,被老师和同学惊为“天人”。1916年从福州扬光中学毕业后,刘晋钰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震旦大学物理系。
之所以选择报考物理系,是由于在读中学的几年里,正值袁世凯卖国复辟、北洋军阀混战,内忧外患频仍,亡国危机日亟,忧国忧民的刘晋钰痛悟爱国必先救国,救国首重强国,而强国之基则是师法西方列强,尽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在那个高小毕业即被视为新式知识分子的年代,刘晋钰能考入千里之外的上海,攻读新奇的洋专业,无疑是一件轰动乡邻的特大喜讯。加之他一表人才,被公认为盖山镇“第一美男子”,遂被台江一位黄姓富商相中,许以自己的掌上明珠黄淑煊。1920年,刘晋钰与黄淑煊结婚后,岳父出重金支持他偕新婚妻子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专攻电力工程专业,圆梦工业强国、电力先行。
在台江码头送别时,岳父宽慰伤心垂泪的爱女,情深义切地嘱托爱婿:“学成回来报效祖国,爱我女儿一生一世。”刘晋钰郑重地点头应诺。事实证明,刘晋钰是重诺守信的,学业卓然有成后,他便返回祖国,积极致力于推动中国电力事业发展进步。他心怀感激,与妻子黄淑煊感情深厚,育有五子四女,还在1945年举国欢庆抗战胜利之际,举行了银婚纪念仪式。
1923年,刘晋钰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法国巴黎大学电力工程学业,获工程硕士学位。由于导师的赏识和举荐,刘晋钰收到法国等欧洲国家多份工作或教学邀约,但他都一一诚谢婉辞,偕妻子黄淑煊如期归国。
回国后,他应邀到母校上海震旦大学担任教授,开设电力课程,很快蜚声校内外,被求贤若渴的中国最大供电企业上海闸北水电公司延揽为总工程师。刘晋钰十分珍惜这个实现人生抱负的机会,勉力兼顾并举,工作上夙兴夜寐、兢兢业业,教学上倾囊相授、诲人不倦,终以超卓的专业造诣、斐然的工作业绩和桃李满天下的教学硕果,成就了中国第一代电力专家的美誉。
2、电力专家的人生轨迹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犯上海。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狂轰滥炸,上海电厂设施严重损毁,电力供应屡屡中断。为尽快恢复供电,刘晋钰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连续几天几夜在一线组织指挥工人抢修。他还在敌机盘旋俯冲的危急关头,奋不顾身攀上电线杆亲自架线通电,为支持淞沪军民抗击日寇侵略作出了贡献。
1937年7月,全民族抗战爆发,云南成为大后方,电力供应骤然紧张,刘晋钰被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调任昆明电厂工程处主任。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1939年2月初,刘晋钰主持建设的昆湖电厂和发电量达4000千瓦的汽力电厂提前完工。1940年,刘晋钰以非凡的专业造诣,化奇思妙想为科学可行方案,选址昆明市宜良、嵩明两县交界处的喷水洞,主持建成2000千瓦的火力发电厂,开创了中国在山洞内建设火电厂的先河,确保即使日本军机密集轰炸也能持续发电,使抗战战略重镇昆明供电得到了有力保障。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对刘晋钰在云南的突出功绩十分满意,为以后更堪大用,就近派调其出任中国运输经济部驻越南总代表,并特别交代他以休养身体为主。1943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又委任刘晋钰为代表,赴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考察电力工业,追踪电力工程最新研发进展。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再次委任刘晋钰为专门委员,赴台湾接收电力行业。11月15日,刘晋钰抵达台湾,参加筹建台湾省电力公司。1946年,台湾省电力公司正式成立,刘晋钰出任公司首任总经理。
1950年2月12日,刘晋钰在动员台湾省参议员支持岛内电力事业发展的演讲中表示:
“希望参议员诸公了解这个(电力)危机,主持正义,领导社会,同情我们的呼吁,维护动力的基础,使可爱的台湾保持着充分的光明和力量!”
他的踌躇满志由此可见一斑。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这对刘晋钰的妻子黄淑煊而言,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他们结婚后相敬如宾,彼此恩爱。在他们的言传身教和辛苦养育下,九个孩子继承了父亲的德才兼备和母亲的贤淑温婉,不仅品学兼优,而且其中的四子一女更继承了父亲爱国忧民的情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5年11月刘晋钰赴台后,黄淑煊夫唱妇随,全家除次女刘逸同外,陆续迁到台北。殊不知,四个儿子都是受中共党组织指派,潜入台湾开展地下工作的。根据党组织指示,1949年初国民党败局已定之时,长子刘登峰向父亲坦承了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动员父亲心向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把毕生所学奉献给党和人民。
留学归来为国效力20多年,刘晋钰虽然个人事业有成,但耳闻目睹了国民党的黑暗腐败,尤其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五子登科”式的“劫收”,以及在岛内激起的二二八起义,他对国民党逐渐心生不满,直至极度失望。
3、英勇就义
刘登峰向他转达了中共党组织的期望:在台湾省电力公司工人中组织可靠力量,等待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时,动员他们护厂护人,确保供电设施不会遭到破坏,技术专家不会遭到暗杀,以利于台湾恢复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国为民的一片赤诚,与刘晋钰自己的救世济民理想高度契合。
“知子莫若父”,刘晋钰相信,正直上进的长子选择的一定是一条光明进步之路。面对中共党组织的重托,刘晋钰又如当年一般郑重地点头应诺。
然而,1950年3月,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叛变,中共台湾地下党组织遭到彻底破坏,刘晋钰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
刘晋钰被捕后,国民党保密局为扩大“战果”,祭出分化、瓦解的伎俩,称只要交代其他“共产党分子”的线索或愿意“自首”,即可免死。面对利诱,刘晋钰不为所动,国民党特务于是对他施以酷刑。
曾被蒋介石关进监狱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龚德柏在《保密局的酷刑》一文中回忆:
“与我同号而被打最惨的一人,则为台湾电力公司总经理刘晋钰,刘被打七小时,三十九年(1950年)五月二日晚九时上老虎凳,至次日上午四时,始拾至我住的四号。看守将门开启,刘即倒入室内、动弹不得。他占了我的地位,我只得坐以待旦,由次早起,刘大小便均是我同一囚室共产党施姓,抬之出入。”
刘晋钰坚不吐实,拒写“自首书”。绝望的国民党特务以“纵容左倾子女前往大陆”的罪名,草草判处死刑结案。1950年7月17日,刘晋钰从容写好遗书,淡然地任由国民党宪兵五花大绑并强行灌下“断头酒”,押往台北马场町刑场,慷慨就义,终年52岁。
刘晋钰留下的那张传世的“断头酒”照片,仿佛在其后70余年岁月的长河里,流淌着“狂飙为我从天落”的挽歌,印证了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血雨腥风,更展现了他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和献身精神。
2011年5月11日,刘晋钰家属收到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刘晋钰同志1950年因执行革命任务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
斯人虽逝,浩气永存!
4、共产党员的子女们
刘晋钰血洒刑场后,遗体由堂弟刘晋柯背回家,黄淑煊悲痛欲绝,强撑着携两子三女妥为安葬。随后,一家人被勒令搬出台湾省电力公司宿舍,寄居在黄淑煊的弟弟家里艰难度日。1972年,黄淑煊病逝于台北。
刘晋钰的长子刘登峰,1924年生于上海。抗战期间投身革命,毕业于云南大学。1946年奉命入台,经过考试插班进入台湾大学物理系二年级,化名“王健”,开展地下工作。1949年下半年,因单线联系的联络人暴露,刘登峰受命撤回祖国大陆。
刘晋钰的次子刘登元,1926年生于上海。1946年考入武汉华中大学物理系。1947年奉命入台,考入台湾大学物理系,化名“黄坚”,执行地下工作任务,其间由大哥、三弟为介绍人,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经中共台湾地下党组织安排,1948年4月,刘登元偕同三弟撤离台湾。
刘晋钰的三子刘登明,1928年生于上海。1946年奉命随母亲赴台与父亲团聚,考入台湾大学,化名“黄若海”,在校园开展地下斗争,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在台湾领受新使命,而前来交接工作的正是准备前往宜兰以中学教师身份开展地下工作的大哥刘登峰,兄弟二人方知彼此都是来台从事地下工作的中共党员。
刘晋钰的四子刘登胜,1932年生于上海。1946年随母亲赴台,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父亲牺牲后,考入台湾大学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进入台湾“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在胡适院长的极力说项下赴美深造,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
1974年,刘登胜以美籍著名数学家身份来北京讲学,受到有关方面高规格接待。此时,三位兄长才知道,四弟早就是党组织的人了。
刘晋钰的次女刘逸同,1927年生于上海。抗战期间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在云南建水参加游击队,参与解放云南。她由于身份早已暴露,未被党组织安排赴台工作。
刘晋钰的三个曾在台湾从事地下工作的儿子撤回祖国大陆后,不仅一直保守着党的秘密,从未向外人包括后代说起过自己曾在台湾血雨腥风中出生入死的经历,而且一直沿用在台湾的化名,儿孙也从未姓“刘”。
其中,长子刘登峰(“王健”)、三子刘登明(“黄若海”)的儿女皆随母姓,次子刘登元(“黄坚”)的儿女姓“黄”。
究其原因,刘登元说:
“当时是为了保护还在台湾的同志,也为了重新受命再赴台为党工作。所以我一直姓黄,这是当时党组织给的姓,党没有叫我复姓,我就没有复。”
当被问及一辈子不能姓“刘”,会否感到难过或遗憾时,他脱口而出:“这算什么!”
对于始终牢记永不叛党的入党誓言,时刻准备为党的事业奉献一切直至生命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还有什么生离死别不能承受、身外之物不能舍弃呢?
或许这就是我们从刘晋钰的传奇人生中,最应该体悟到的一种思想依循、信仰支撑、精神源泉!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