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是在现在乐坛中能请到的、能唱现的、敢来的最好阵容!”5月14日,《歌手2025》全球发布会上,制片人张丹阳面对记者对首发阵容的质疑,直接甩出这句“硬核回应”。

节目官宣的8位首发歌手中,既有林志炫陈楚生等“回锅”老将,也有单依纯、白举纲等新生代,外加三位外籍歌手。

消息一出,网友炸锅:“这和前几季的咖位差太多了吧?”

张丹阳的回应看似底气十足,但观众似乎并不买账。

这背后,到底是节目组“尽力了”,还是乐坛真的“没人了”?



《歌手》系列自2013年开播以来,一直是国内音综的“天花板”。

从韩红、刘欢、那英到Jessie J、结石姐等国际大牌,每一季的首发名单都能掀起热议

但到了2025年,网友翻出历届阵容对比后直言:“这一季像‘青春版’。”

以《歌手2024》为例,首发阵容中既有老牌天后那英,也有国际顶尖歌手Chante Moore和凡希亚,加上杨丞琳、汪苏泷等中生代,整体实力和话题度均衡。

反观2025年,除了林志炫、GAI(周延)等少数熟面孔,其他歌手要么是选秀出道的新人,要么是国际知名度有限的外籍歌手。

有网友调侃:“唯一的大牌林志炫,还是十年前《我是歌手》的老嘉宾。”

张丹阳在发布会上坦言,网传的“莫文蔚、张惠妹、梁静茹”等版本节目组都联系过,但最终未能成行

这侧面暴露了节目组的困境:随着音综竞争白热化,一线歌手对“直播竞演”的风险越发谨慎,而新人又撑不起场面,最终只能“凑出”现在的阵容。



面对争议,张丹阳的回应并非空话。

她反复强调两个关键词:“能唱现”和“敢来的”

这两个词直指《歌手2025》的核心竞争力——直播无修音。

近年来,观众对“假唱”“修音”的容忍度越来越低。

去年《歌手2024》凭借“全开麦直播”打了一场翻身仗,今年节目组继续加码:首期就淘汰一人、引入AI情绪识别技术、让观众远程切换导播机位……

这些创新确实让节目更具刺激性和参与感。

林志炫在发布会上直言:“不是直播,我不会回来。”

陈楚生也提到,直播形式让他找回出道时的真实感

可见,敢站上这个舞台的歌手,至少对自身实力有足够自信。

但问题在于,“敢来”不等于“能打”

单依纯、白举纲等年轻歌手虽有一定人气,但缺乏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三位外籍歌手中,除了美国乡村歌手Mickey Guyton有一定知名度,其他两人对中国观众而言仍显陌生。

相比之下,往季国际歌手的选角更精准:结石姐(Jessie J)横扫格莱美,迪玛希有“进口大魔王”的标签,凡希亚则凭借“00后天才少女”的人设出圈。

显然,《歌手2025》在外援的选择上略显保守。



张丹阳的“硬气回应”背后,折射出整个音综市场的无奈。

一方面,头部歌手对竞技类综艺兴趣下降。那英参加《歌手2024》时曾透露“后悔了”,周深、华晨宇等“当打之年”的歌手更倾向于担任导师或专注音乐创作;

另一方面,观众审美日益挑剔,既要求“神仙打架”的阵容,又渴望新鲜面孔,导致节目组陷入两难。

此外,直播形式虽能制造话题,但也劝退了不少歌手

修音技术普及后,许多歌手习惯了“完美声线”,面对直播容易“翻车”。

张丹阳提到“能唱现的”绝非客套——据业内人士透露,节目组接触过的部分歌手因担心直播效果,最终婉拒了邀请。

更现实的是,音综的“造星能力”大不如前

《超级女声》时代,一档节目能捧出李宇春、张靓颖等顶流;如今的《歌手》即便请来大牌,也很难复制当年的盛况。

对于新人而言,参加节目的性价比正在降低:既可能因表现不佳被群嘲,又未必能靠节目涨粉。

这种风险之下,敢来的歌手自然越来越少。



《歌手2025》的阵容争议,本质是观众期待与市场现实之间的落差。

张丹阳的回应虽显“刚硬”,却也道出了制作方的苦衷:在现有条件下,节目组已尽力整合资源,把“真实”和“创新”摆在首位

对观众而言,或许不必执着于“神仙阵容”。直播竞演的未知性、歌手的临场发挥、新老碰撞的火花,才是《歌手》系列最大的魅力

正如网友所说:“如果这一季能再捧出个‘单依纯’或‘凡希亚’,就算成功了。”

毕竟,比起咖位大小,音乐本身的真诚和突破才更值得期待。

节目即将开播,张丹阳的“最好阵容”能否逆风翻盘?

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