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广饶县花官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三写工程’驱动成长型家长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即通过引导家长写“亲子日记”、学生写“成长日记”、教师写“教育日记”,激发学生成长动力,聚力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构建全方位育人新生态,让广大师生、家长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营造了一种“在写中学习,在写中沟通,在写中合作,在写中成长”的基于成长型家长学校建设的教联体建设新模式。
一、“三写工程”搭台,凝聚家长学校育人合力
“三写工程”的目的是以日记为载体,通过多种途径引领家长、教师、学生走向自我成长之路,构建起完整的闭环教育系统。
学校首先以引导家长撰写亲子日记为突破口,通过邀请专家讲座、系统课程培训等举措,引导家长认识到撰写亲子日记对于转变家庭观念、融洽家庭关系、促进自我改变的作用和意义。短短一个学期里,学校先后有1000多名家长参与到亲子日记的撰写活动中来,每学期撰写亲子日记数量达5万多篇,日记总表达量突破1500万字。2017年9月,学校以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为推动点,倡导三—五年级学生写成长日记:以学校家校共育办公室为管理窗口,启动教师写教育日记活动。“三写工程”为载体架构家校共育等边三角形关系和闭环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三写工程”的实施,凝聚了一大批自主性强和正能量足的家长、教师和学生。家长学校的工作基调也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华丽转身,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三写工程”驱动,拓展家长学校课程内涵
“三写工程”的实施,为家长学校课程的内容拓展和内涵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校积极引导和培养家长、学生和教师等不同层面的骨干力量,利用鲇鱼效应,发挥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人走上自我成长之路。以家长撰写亲子日记活动为例,学校努力打造家校共育课程“群文化”,组建了“亲子日记分享群”、“父母规诵读群”、“读书交流分享群”、“爸妈成长课程群”、“相约星期三沙龙群”等,通过“群文化”的构建,推动“群课程”的实施。
比如“亲子日记分享群”,凝聚了本校骨干家长力量,同时也吸纳了全国各地优秀的家长参与,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也带动了周边学校的家长参与。学校每学期定期召开全体家长亲子日记分享大会,评选优秀亲子日记践行者。又如“花小读书交流群”,每周三举行一期,由骨干教师、优秀家长,家庭教育专家共同参与。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提升理论修养。通过这项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激发了家长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为学校家校合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三写工程”引领,构建家校协同校园文化
家长学校实施“三写工程”,为提升育人质量和构建特色文化提供了抓手。
1. 打造具有“三写”内容的校园文化。学校依据“三写”活动的开展,把相关活动开展的过程性资料和图片、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予以整理和呈现,同时结合相关的家校共育知识渗透其中,形成了独特的家校共育文化。
2. 开展具有“三写”特色的德育活动。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尽可能的融入家长地身影,让优秀的家长走上讲台,走上舞台。比如有位家长的家庭教育故事登上了《黄河口晚刊》,学校就邀请他到国旗下作故事分享;有的家长被评为了“全国亲子日记优秀践行者”,学校就请他和孩子们分享坚持和成长的故事……
3. 实施具有“三写”底色的社团课程。家长的教育资源是无限的,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有益补充。学校以“三写”活动为载体,及时发现和广泛吸纳具有一技之长和热心公益的优秀家长到学校开设“爸妈课堂”,让学校的社团课程更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选择和需求。
声明
本文来源于东营市广饶县花官镇中心小学。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小机灵儿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