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完很感慨:审美一骑绝尘,但真不合适。

普通人了解的林徽因只是一名文艺女子,实际上的林徽因却是个建筑大家,其才华已到了高不可攀的地步。



林徽因还参与过国徽设计,得到了现场很多专家组的好评。但林徽因的国徽并没有被选用,但其精妙的设计也确实让不少人拍案叫绝。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最主要的就是要设计国旗,国徽和国歌。只有把这三样统一了,才能提升中国人民的信心,才能显示出一个伟大国家的建立。



当年就是由周总理带队成立了专家组,专门负责国旗,国徽和国歌的评选。至于国徽那边,大家上交了不少作品,但总感觉没太大新意。于是就有人提议,不如让林徽因先生来试试看。

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都是中国建筑界的泰斗,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



林徽因的设计理念是这样的:要体现国家性质,国徽必须代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要突出民族特色,采用中国传统纹样,如齿轮,麦穗,五星,天安门等元素。

要简洁庄重,避免过于繁复的装饰,强调庄严感。

但当时,初接到任务的林徽因此时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可这毕竟是新中国诞生的头等大事,必须要赶在10月1日之前完成这个任务,所以她经过了十几天的熬夜奋战之后,终于出现了这张设计方案。

我们再比较一下之前被pass掉的其他国徽设计方案,大家伙看看有什么不同。



明显林徽因的设计方案更加简洁一些,而且大五角星和4个小五角星的设计也刚好和国旗遥相呼应。

只是林徽因的第一个方案被否决了,很快她又提交了第二个方案,但仍然被否决。



林徽因并没有说什么,1950年林徽因又设计出了新款国徽方案,这一款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认可。

那我们来看看林徽因设计的诸多方案的不同之处。能看出,林徽因修改后提交的最终方案已和目前国徽方案几乎一致。



该方案又进行了一些微调之后,并形成了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国徽。

我们的新国徽融合了中西方美学,林徽因精通中国传统剑术,也受过西方教育,所以新国徽的设计极为古典庄重,又有现代设计的简洁。

当时女性参与国家级设计项目极为罕见,而林徽因的成就就打破了性别壁垒。



需说明的就是,国徽设计实际上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不能完全归功于林徽因一个人。当时中央美院也提交了优秀方案,最终的版本是两者方案的结合。

1950年6月23日,我国正式通过了国徽方案,到9月20日正式公布,而那时林徽因已经因肺结核卧病在床,却仍在病榻上指导细节修改,确认国徽的完美呈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