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15日是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2025年的主题是"持续科学补碘,巩固健康根基"。科学补碘是守护全民健康,尤其是儿童、孕妇等重点人群健康的重要防线。


碘:生命必需的 "智力元素"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关键原料,这种 "生命激素" 不仅调控新陈代谢,更对大脑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胎儿期至 2 岁是碘营养需求的 "黄金窗口期",此时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造成不可逆的智力损伤。数据显示,严重缺碘地区儿童智商平均比正常地区低 10-15 个百分点,更可能出现克汀病(呆小症)、聋哑等严重病症。成年人缺碘则会引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精力减退等问题,影响劳动能力。


精准补碘:不同人群的 "营养密码"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补碘并非 "一刀切",需根据生理阶段科学调整:

孕妇 / 哺乳期妇女:胎儿所需碘完全依赖母体,孕期缺碘会增加早产、流产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碘摄入量应从非孕时的 150 微克提升至 250 微克。除食用碘盐外,可每周摄入 1-2 次海带、紫菜等富碘海产品。

0-6 岁儿童:婴幼儿缺碘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配方奶粉通常已强化碘元素,辅食添加时可适当引入含碘米粉。需注意避免过度烹饪破坏碘稳定性,建议菜起锅前再放盐。

高水碘地区人群:我国约 10% 的乡镇属于高水碘地区(饮用水碘含量>150 微克 / 升),这些地区居民无需食用碘盐,否则可能增加甲状腺结节等疾病风险,可通过尿碘检测判断个体碘营养状况。


走出补碘误区:平衡才是关键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近年来,"补碘过量引发甲状腺癌" 的传言引发担忧。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实施食盐加碘政策 30 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与超声检查普及、诊断技术进步直接相关,并非碘摄入过量所致。相反,碘缺乏地区的甲状腺癌恶性程度更高、治疗难度更大。

还有人认为 "无碘盐更健康",这种观念存在偏差。对于非高水碘地区居民,尤其是孕妇、儿童等重点人群,长期食用无碘盐会增加碘缺乏风险。《中国居民补碘指南》明确指出:除高水碘地区外,其他地区居民应持续食用碘盐,每日摄入量控制在 150-200 微克为宜。


持续防控:从 "碘盐" 到 "全周期守护"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1.购买正规渠道的加碘食盐,存放时注意避光避热;

2.婴幼儿辅食注重多样化,学龄儿童保证每日 1 杯牛奶、1 个鸡蛋;

3.老年人定期体检时关注甲状腺功能指标。

科学补碘没有终点,只有根据时代变化不断优化的防控策略。今年的防治日,让我们共同关注碘营养平衡,用每一次精准的选择,为自己和家人筑牢健康基石 —— 毕竟,守护甲状腺的健康,就是守护大脑的活力与生命的质量。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科

初 审/毕航奇

复 审/王 爽

终 审/郭家娟

医院地址

红旗院区:长春市工农大路1478号 0431-86178018

儿童诊疗中心: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街185号 0431-81953838

妇产诊疗中心: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街2号 0431-80568666

治未病(慢病管理中心)、针灸推拿中心:长春市工农大路工农南胡同177号

农安分院:农安县烧锅镇长白公路与东盛路交汇处 0431-81877999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白山医院: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长白山大街3052号 0439-5080906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解放路31号 0932-821330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