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小龙虾今日分享第1204期,欢迎关注!

许多人,到现在依然会错误认为:养老金计算存在两个公式!

无知!



一、统一的养老金计算公式

记住:目前养老金计算只有一个公式,不要再无知的说计算公式不同:

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区域性增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

统筹账户养老金:社平工资×(1+月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社平工资×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区域性增发:不同省份的都有政策

所有退休人员均按照这个公式执行,没有例外!



二、养老金为何差距大

1、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差距大:最多能达到2600元

有人个人账户余额40万,有人个人账户余额5万;

有人60岁退休,计发月数139,有人50岁退休,计发月数195。

仅仅这一项,最高和最低的差距就可能达到了2877-256=2620元。

这是不公平吗?

2、统筹账户养老金的差距大:最多接近5000元

有的人在北京,社平工资过万;有的人在云南,社平工资只有6000。

有的私企缴费指数只有0.6,有的私企缴费指数达到了3

(这里请注意,0.6最后是按照0.8计算;3最后是按照2计算——这是制度设计的劫富济贫!)。

有的人缴费年限只有15年,有的人缴费年限达到了35年。

如果按照8000的社平工资计算,3缴费35年与0.6缴费15年的差距为5600-960=4640元!

这难道也是不公平吗?

3、过渡性养老金差距大:

这里一言不语解释不清,过渡性养老金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欠缺。

但是在政策中计算出来的要高于个人账户计算出来的金额。

懂得人其实知道,江苏企退的计算方式是最接近个人账户的欠缺的,但是全国都没有这样计算,江苏企退也就开始改革了。

这就导致同等条件下:同时同地同年龄同缴纳的两个人,一个缴纳30年,一个视同20年缴纳10年,后者计算的养老金要高于前者。

有的人没有视同缴费年限,有的人有3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

如果按照极端条件进行计算:社平8000元30年视同的过渡性养老金大约有5500元。

这是改革导致的过渡性期间问题,若干年后,任何人都没有过渡性养老金。

因此,这个肯定不是差距大的根本原因,但是确实有一定影响!



三、对比

企退人员对比:

养老金差距=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账户养老金=2620+4620=7240元。

有些企退人员只有两三千的养老金,但是也有些企退人员的养老金过万。这些企退人员也有许多私企、民营!

企退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对比:

一般情况下,机关有过渡性养老金的话,个人账户金额就会少。

养老金差距=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500(企退比机关高500已经很难得了)+2620+5500=7600元。

同样的道理,少数机关退休人员比企退多个七八千也是有的,大多数多个四五千!



注意:以上计算的是极端情况下,实际差距没有这么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