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河南老家的村群里一直发消息,问家里谁闲着,可以帮忙过去锄蒜,每天给个几十块钱。
前段时间,河南人的噩梦出现了,那就是滴蒜薹,这个东西,花钱买的时候都是很心痛,但是真正到有了的时候,又开始嫌弃了。
蒜薹炒肉,蒜薹炒鸡蛋,凉调蒜薹等等,感觉打嗝都是蒜薹味(不要着急,再过几个月打嗝就是豆角子味道了),但是这个蒜薹不提也不行,毕竟蒜才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那个时候就有人问谁来滴蒜薹,免费弄,不要一分钱,那几天,谁家都是成捆成捆的往家弄,这让在城市里生活的人羡慕的不行。
然而,这几天,开始锄蒜了。
这是个力气活,而且还是个细活,需要一个一个的弄,尤其是包地的人,种了几十亩,每天都请人来锄蒜,然后收蒜的人就在庄稼地那里等着收。
一群年纪大的人,把自己尽量包裹的严实一点,带上帽子,拿着各种工具,就蹲在地里开始锄蒜,每天都是如此。
这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丰收现场,只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丰收的是包地的那批人,其他的人就是赚点小钱,帮忙出蒜罢了。
说起来也是神奇,这么多年过去了,干活的还是那批人。
出力的不赚钱,赚钱的不出力,也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这是很常见的操作。
而每当看到这个场景,河南人也就知道了,马上真正的忙季就要到来,那就是麦忙。
现在的小麦,还刚刚长满,有的地方还在浇水,但有的已经开始期待收麦子,只是期待着别刮风下雨就行,这个时候可是经不住风吹的,一旦来了风,那麦子就倒一片,压根没法扶起来,一动就断。
这个时候,如果在村里的话,也会听到一种鸟叫,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童年的回忆。
“麦秸垛垛”。
当然,很多地方可能还不一样。
商丘这边的鸟是喊打场垛垛。
南阳叫豌豆垛垛。
河南驻马店这边是割麦种豆!
不管是哪种声音吧,总之听着是很亲切。
当然,小时候听着害怕,因为一旦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要收麦了,而收麦,那就是没日没夜的起早贪黑的干活,对于小孩子来说,是痛苦的,谁不想睡个懒觉呢?尤其是那个时候早上还很冷,干活干的睁不开眼。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开着大三轮去收麦,大人在下面弄,小孩子在上面踩,起初的时候四角都踩踩,后来只敢踩中间了,生怕掉下去。
可是啊这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现在,别说是听鸟叫了,就是收蒜的这个画面,也只能在朋友圈见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