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位于河北廊坊开发区的润泽人工智能应用中心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吊车挥舞巨臂,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正抓紧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目前,项目第一栋智算中心机电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预计今年6月底投入运营,届时将为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图为润泽人工智能应用中心项目施工现场。 王巍 摄
润泽人工智能应用中心项目占地约550亩,总投资505亿元,建成后将具备提供25万P(FP16非稀疏算法)的智算服务能力,成为超大规模新型智能算力产业集群。项目能够如此快速推进,离不开廊坊开发区创新服务“硬”举措的支持,该项目从提交“拿地即开工”申请到“四证齐发”,仅用40多天,相比原本预计的130多天,节省了3个月的时间。
近年来,廊坊开发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社会投资新建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制度改革,采用“模拟审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模式,将“等地期”转变为“加速期”,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速度,更让企业感受到营商环境优化的力度。
为使“拿地即开工”有章可循,廊坊开发区修订并制定相关暂行办法,为改革提供坚实政策依据与制度支撑。依据“两个暂行办法”,只要企业提交申请且审批条件完备,就能达成从土地摘牌到获取施工许可证,主要审批事项最快24小时内完成的目标。
除了“拿地即开工”,为加快项目建设,廊坊开发区还深入推进“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服务,供水、排水等事项实现一张表单受理、一个窗口集成办理。正在建设的廊坊振华全京申汽车零部件项目已成功应用该模式。
一系列创新举措成效显著,廊坊开发区全流程审批事项由64项压减至32项,审批要件由139个压缩至74个,分别压减50%、46.8%。截至目前,已有13个项目应用“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审批效能大幅提升。
廊坊开发区用创新服务“硬”举措,驱动项目建设“加速跑”。接下来,廊坊开发区将继续深化改革,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让发展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实,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黄骅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编辑 | 刘恬菲 实习编辑 | 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