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一场惊心动魄的危岩地灾应急演练在奉节朱衣河水域上演。

“轰隆”一声巨响,朱衣河硝水坪危岩地灾点突发大面积滑坡,塌方体瞬间倾泻入江,激起滔天巨浪。搭载300余名乘客的“赤甲1号”客船失控,8人落水;朱衣河码头陆路通道阻断,100余人、10余台车辆被困;下游货船断链失控,情况十分危急。


开启“水陆空”立体救援

“无人机就位!冲锋舟出发!”险情即命令,奉节县率先启动黄色预警与三级响应,4艘高速冲锋舟如离弦之箭,与搭载先进救援设备的无人机组成立体救援矩阵。无人机精准抛投救生圈,冲锋舟快速接应,8名落水者全部获救。

重庆市港航海事中心接警后,立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会同奉节港航、应急、规自、消防、通讯等部门成立联合指挥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调遣扫测无人机对事故水域进行水深流速测量,便携式危岩监测雷达实时扫描5公里范围,应急通信车搭建“空中桥梁”,科技装备成为救援“尖兵”。




专业船艇“各显神通”

在救援环节,专业船艇上演了“教科书式”救援。

“渝海巡0103”“渝海巡0303”在激流中稳如磐石,靠泊于“赤甲1号”两侧,为乘客搭建起生命通道。只见“渝路渡108”的升降跳板化身“生命之桥”,有序转运码头被困的人员和车辆。“渝救援111”与“渝救援113”默契配合,成功控制失控货船。救援人员争分夺秒,以最快的速度组织有序撤离,最终将300余名乘客全部安全转移,成功脱离险境。

航道扫测阶段,搭载国际先进多波束系统的“渝港航测3号”精准锁定滑坡淤积范围及落入江中沉箱位置。曾打捞坠入嘉陵江挖掘机的“渝救援112”工程船凭借150T起重主钩、减压舱等专业设备,成功完成4个集装箱打捞,展现出强大的水下作业能力。

本次演练共投入20余艘船艇、180余名救援人员,圆满完成所有科目。

本次三峡库区地方航道危岩地灾应急实战演练由重庆市交通运输委联合奉节县人民政府,组织多部门开展,通过启动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人命救助、旅客转运、船舶拦截拖带、港口避险、航道扫测与疏浚六大实战科目检验应急能力,为长江航运安全保驾护航。



为三峡库区地方航道危岩地灾应急处置提供“重庆样板”

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党委书记谭立云表示,下一步将强化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健全熔断办制、加强联防共治,全力确保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稳定。

目前,重庆市港航海事中心以“1中心、6基地、10站所、N个人命救助点”为基本架构,累计投资3.54亿元,建成投用化龙桥水上应急救援基地和一批专用船艇装备,基本实现“1、3、8、15”快速响应能力——即1分钟队伍集合、3分钟冲锋舟出警、8分钟轻型装备出动、15分钟重型装备出动。

自重庆市地方水上应急体系建成以来,已成功处置险情927次,实施救援1372次,救助涉险人员2003人、船舶265艘次,开展溢油处置96次,挽回经济损失7.45亿元。此次演练不仅为三峡库区地方航道危岩地灾应急处置提供“重庆样板”,更以实战答卷彰显长江航运安全“守护者”的硬核担当。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摄影 甘侠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