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2 日,浙江金华乌珠岭脚村的瀑布景区内,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正在上演。
女游客孙珉悦不慎从 20 米高的瀑布顶端跌入 5 米深的潭中,湍急的水流裹挟着暗流形成致命漩涡。
就在众人惊慌失措之际,路过的郑志军毫不犹豫地甩掉手机,纵身跃入冰冷刺骨的潭水。
这个瞬间被游客的镜头记录下来,成为全网热议的焦点。
一、生死救援:勇气背后的精神传承
郑志军的英勇并非偶然。
作为一名有着 12 年消防经历的退伍军人,他的身体里始终流淌着 “孟祥斌精神” 的热血。
2007 年,金华籍军人孟祥斌为救落水者壮烈牺牲,其事迹深深烙印在当地人心中。
郑志军坦言,当看到孙珉悦在水中挣扎时,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孟祥斌的身影:“当年孟班长能从十米高桥跳下去救人,我这点危险算什么?”
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在郑志军跃入深潭的那一刻得到了完美诠释。救援过程惊心动魄。
潭水温度仅 8℃,暗流形成的 “水下黑洞” 曾吞噬过多名游泳健将。
郑志军凭借常年晨跑练就的肺活量和消防员的专业技巧,三次潜水才摸到被卷进漩涡的孙珉悦。
第二次浮出水面换气时,他的小腿已出现抽搐前兆,却硬是靠抓着岩缝凸起完成了最终托举。
法医测算,若救援延迟 30 秒,落水者将因低温症丧失意识。
二、双重嘉奖:官方与企业的价值共鸣
5 月 14 日,金华市金东区公安机关为郑志军举行了庄重的表彰仪式,授予其 “见义勇为” 荣誉证书并颁发奖金。
与此同时,他所在的金华捷科工具有限公司在现场展示了一块写有 “奖励 10 万元” 的红色标牌,将事件推向高潮。
金华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数据显示,2024 年全市共表彰见义勇为行为 23 起,而郑志军是今年首位获此殊荣的市民。
政府的嘉奖不仅是对个体行为的肯定,更是对社会正能量的制度性倡导。
正如《浙江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修订草案新增网络申报通道等便民条款,这种制度创新正在降低见义勇为的 “道德成本”,让善举更易被践行。
捷科工具的奖励举措展现了现代企业的价值取向。
这家连续三年获评 “最佳雇主” 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仅授予郑志军 10 万元奖金,更宣布设立首期 50 万元的 “员工善行基金”,专项奖励践行社会责任的员工。
总经理周明表示:“员工的善举是企业最好的品牌广告。”
这种将员工荣誉与企业形象深度绑定的做法,在阿里巴巴 “天天正能量” 平台数据中得到印证 ——2024 年 Q1 企业赞助的见义勇为奖励同比上涨 37%。
三、社会涟漪:从个体壮举到价值重构
郑志军的事迹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郑志军的英勇事迹传开后,网友们纷纷被他的行为所感动,大量网友自发组团前往郑志军家中致敬,那场面热闹非凡,就像 “追星” 现场一样 。
86 岁 “中国好人” 曹荣安送来泛黄的孟祥斌烈士海报与雷锋奖章,86 岁与 52 岁的双手相握,定格成跨越代际的精神传承画面。
曹荣安老人一生致力于传承雷锋精神,他激动地说:“从孟祥斌到你,我们应该发扬和传承他们的勇气和精神,一直做好人,做好事”。
郑志军表示,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他个人,更是对所有心怀正义之人的激励。
被救者孙珉悦一家更以独特方式回馈善意:丈夫向红十字会捐赠 20 万元设立 “见义勇为基金”,孙珉悦则在社交媒体发起 #寻找身边的郑志军# 话题,播放量突破 2.8 亿次。
孙珉悦的感恩方式引发热议。她带着女儿登门致谢时,不仅送上锦旗和鲜花,更将郑志军视为亲人:“郑大哥救的不只是我,更是我女儿的未来。”
这种 “认亲式感恩” 既延续了传统人情社会的温度,又通过捐赠基金等制度化设计规避了道德绑架风险。
社会学家指出,这标志着感恩文化从 “个体私德” 向 “公共福祉” 的转型。
面对镜头,郑志军始终强调:“这是正常人该做的事。”
这种朴实回应恰恰印证了中国政法大学的调研结果 ——70% 的施救者认为见义勇为是 “本能”。
当郑志军继续骑着电动车上下班,当他把锦旗叠成桌布垫在电饭煲下,这种 “祛魅化” 的英雄形象,反而让善举更具感染力。
四、制度之光:让善行者无忧
在鲜花与掌声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制度保障的完善。广东省早在 2013 年就出台条例,对见义勇为伤亡人员最高给予 100 万元奖励。
此次郑志军事件中,捷科工具的奖励与政府表彰形成 “政企联动”,构建起立体化的保障网络。
《民法典》虽未强制规定受助者的答谢形式,但明确鼓励见义勇为行为。
浙江近期修订的见义勇为条例新增 “受益人补偿” 条款,规定因见义勇为负伤人员的治疗费用,可先由加害人、责任人、受益人承担,不足部分由政府兜底。
这种制度设计让救人者无需再为医疗费发愁,真正实现 “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捷科工具的 “善行基金” 模式具有示范意义。
该基金不仅用于奖励员工,还将资助社区急救培训、捐赠智能救生设备等。这种 “预防性公益” 理念,将企业社会责任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预防。
正如顺丰集团设立 “关键英雄” 奖项、周大生珠宝重奖救人员工,越来越多企业正在将道德激励纳入战略管理。
结语:当善意成为社会基因
从深潭中的纵身一跃,到官方与企业的双重嘉奖,再到全社会的善意共振,这个事件折射出中国社会在道德传承与制度创新上的深度探索。
当见义勇为从个体壮举升华为集体意识,当制度保障让善行者无忧,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社会将涌现更多 “郑志军”,让每个生命在危难时刻都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资料参考:2025-04-11环球时报——女子不慎从20米高瀑布坠落!浙江52岁大叔跃入5米深潭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