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人们常说:"出门在外,别人看你如草芥;功成名就,故乡人眼中你才是英雄。"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明显。我亲身经历了这种世态炎凉,也见证了人性的复杂。
"陈夏回来了?听说在城里混得不怎么样啊,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村委会门口,村书记李刚朝我投来轻蔑的目光,声音故意抬高几分。
我淡然一笑,没有辩解。穿着一身普通休闲装,背着简单的行李,确实看不出什么"大人物"的样子。两年没回老家,我本想低调看望生病的母亲,却没想到刚踏入村子就遭遇了李刚的冷嘲热讽。
"你爸当年不也是这样,在外面说得天花乱坠,最后还不是灰溜溜地回来。"李刚继续挖苦道,周围几个村干部发出附和的笑声。
我握紧了拳头,又缓缓松开。这些年在官场摸爬滚打,我早已学会了隐忍。村里的世道,比起省城的尔虞我诈,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我知道,他们不过是看我表面落魄,才敢如此无礼。
"李书记,能借用一下村里的大喇叭吗?我想通知一下几个老同学,晚上聚一聚。"我客气地问道。
"什么?村里的大喇叭是公家的东西,不是你想用就能用的!"李刚瞪着眼睛,仿佛我提了个多么过分的要求,"再说了,你那些同学谁还在村里啊?有出息的都走了,留下的还用你通知?"
周围的人又是一阵讪笑。我注意到村委会门口站着的一个年轻女子,她穿着朴素但干净,正用怜悯的眼神看着我。那是李刚的女儿李婷,当年我们是同班同学,也曾有过一段青涩的情愫,只是后来各自选择了不同的路。
就在我想上前打招呼时,我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李磊,县委办公室主任。我走到一旁接听,电话那头传来亲切的声音:"陈主任,您已经到老家了吗?县委书记说要亲自来看望您和您母亲,大概下午三点到。"
"不用麻烦了,我就是回来看看母亲..."我本想婉拒,但电话那头已经挂断了。
挂断电话,我发现李刚正竖着耳朵偷听,李婷则假装整理门口的宣传栏,但眼神不时瞟向我。我故作平静地走回去,心里却在想:等县委书记来了,你们会是什么表情?
"听说你妈病得不轻,村里可怜你们孤儿寡母,每月补助五百块钱呢。"李刚突然话锋一转,摆出一副施恩的架势。
我心中冷笑,母亲的病我早已安排了省城最好的专家,根本不需要他们那点可怜的"施舍"。但我依然保持沉默,只是轻轻点头表示感谢。
"对了,听说你和我女儿以前是同学?"李刚突然问道,眼中闪过一丝算计,"她现在县城高中教书,单身呢。你要是有空,可以去看看她。"
我瞥了一眼不远处的李婷,她脸颊微红,急忙低下头。看来李刚已经打起了女儿的主意,想把她嫁给"有背景"的人。这世道,可真是讽刺。
走在回家的路上,村里的情景让我既熟悉又陌生。小时候的玩伴们大多已经离开,留下的都成了村里的底层。想到十年前我怀揣梦想离开这里时的场景,心中百感交集。
那时的我,谁也不看好,包括现在趾高气扬的李刚。而现在,我已经是省直机关的一名处级干部,分管重要项目,手上掌握着上亿资金的使用权。这次回乡,不仅是看望母亲,还有一个秘密任务——评估家乡是否适合投资一个大型农业产业化项目。
"儿子,你可算回来了。"推开家门,母亲苍老的面容让我心疼不已。虽然我经常打电话,但两年没见,母亲似乎一下子老了十岁。
屋子里收拾得很整洁,但家具依然是我离家时的旧物。这让我很内疚,虽然我寄了不少钱回来,但母亲省吃俭用,始终舍不得给自己添置新东西。
"妈,您的病怎么样了?我给您约了省人民医院的专家,明天我们就去省城。"我一边帮母亲按摩肩膀,一边说道。
"不用了,村里的诊所就行,李书记还特意关照了医生呢..."母亲推脱着。
"关照?"我冷笑一声,"是因为知道我要回来了吧?"
母亲欲言又止,最终叹了口气:"他们这些年对我们确实不怎么样,你爸走后,要不是邻居周大娘帮衬,我真不知道怎么熬过来。李刚家盖新房时,强行占了我们家的一块地,我去理论,他还说是村集体决定的......"
听着母亲道出这些年的委屈,我的心揪成一团。即使我在外面位高权重,却未能保护好自己的母亲,这是我最大的愧疚。
"妈,对不起,是我不孝,这么久没回来看您。"我紧握母亲的手,心里已经打定主意。
"傻孩子,妈知道你在外面忙。说起来,你现在到底在省城干什么工作啊?每次打电话你都说很忙,也不肯多说。"母亲关切地问道。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先不告诉母亲真相:"就是一份普通的机关工作,没什么特别的。"
母亲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轻轻拍了拍我的手:"不管你做什么,妈都支持你。只要你过得好,妈就放心了。"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透过窗户,我看到李刚带着几个村干部气势汹汹地走来。
"听说县里要派人来咱村检查工作?"李刚推门就进,眼睛警惕地打量着我,"陈夏,你在省城是不是认识什么人?"
原来,他是听到了我刚才的电话,怀疑我和上级领导有联系,态度立刻软化了许多。
"哪里哪里,我在省城就是个小职员,哪认识什么大人物。"我故作谦虚地回答。
李刚明显松了一口气,又恢复了那副居高临下的姿态:"那就好。对了,村里正在评选模范家庭,考虑到你妈这些年的情况,我可以破例给你们家提名,不过..."
他话锋一转,露出了真实目的:"你得帮我个忙。我儿子今年大学毕业,想在省城找份工作,你能不能引荐一下?"
我故作为难地点点头:"我尽力吧,不过我人微言轻,不敢保证。"
李刚满意地拍了拍我的肩膀,仿佛我们是多年的好友:"没关系,有心就好!对了,村里正在搞新农村建设,你妈这老房子可以申请改造补贴,我给你批个五千块如何?"
"李书记太客气了。"我微笑着回应,心里却在想:这种小恩小惠,在他眼里恐怕已经是天大的施舍了。
李刚得意地笑了:"这都是应该的!咱们村现在发展得不错,今年还争取到了一个农业项目,虽然规模不大..."
他滔滔不绝地说着村里的"政绩",全然忘记了刚才的嘲讽。母亲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眼神中充满了无奈。
"对了,"李刚突然凑近我,压低声音说,"听说省里要下发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上亿呢。你在省城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声?"
我心中一动,这正是我此行的目的之一。看来李刚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难怪态度转变这么快。
"这个...我级别太低,接触不到这么重要的信息。"我故意含糊其辞。
李刚露出失望的表情,但很快又堆起笑容:"没关系,以后有消息记得告诉我。对了,晚上我安排了饭局,专门为你接风洗尘,你可一定要赏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