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戴着“澳洲美食界奥斯卡”光环的高端餐厅,竟成了吞噬财富的黑洞?
墨尔本Richmond区的网红餐厅Kekou和Klae,曾凭借创意亚洲融合菜斩获《Australian Good Food Guide》厨师帽殊荣,
(“Australian Good Food Guide(AGFG)”是澳洲非常知名的美食权威指南,有点类似于“米其林指南”的本土版,每年都会评选出各类优秀的餐厅,并给予不同等级的评级。)
图源:网络
如今却如泡沫般轰然破碎,不仅留下130万澳元巨债,更牵扯出一场挪用养老金的金融骗局。
走进这两家昔日宾客盈门的餐厅,如今只剩桌椅蒙尘。
从光鲜到落寞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上周四,一纸清算公告让所有美好戛然而止。
图源:网络
82位债权人的名单触目惊心:澳洲税务局被拖欠近40万澳元税款,12名员工的22万澳元薪资、养老金和赔偿金打了水漂,消费者手中价值超5万澳元的礼品卡瞬间变成废纸。
这场“塌房”风波中,众多供货商也深受波及。
银行巨头Tyro被欠款高达$335,433;酒水供应商Paramount Liquor的$8,784货款打了水漂;
果蔬供应商Fresh Produce Purveyor被拖欠$24,207;
Nelson Wine Co.的$6,777酒款未能收回,Campania Olive Oil Co.则被拖了$11,321的货款。
图源:网络
此外,还有房地产代理CVA Property Consultants被拖欠$37,339,
能源经纪Termina的$15,183、食品供应商Tangola的$4,569 款项同样没了着落,而公司Nolax更是被欠下高达$143,992。
清算报告还显示,Klae和Kekou之间还存在复杂的关联贷款关系,
Kekou还被Klae欠着超过$65,000澳元以上,让 这场债务危机愈发错综复杂。
更令人绝望的是,经清算核查,两家餐厅所有资产仅剩下店内陈旧的装潢和基础办公设备,总估值不过$26,100。
这点微薄的资产,显然远远不够填债务的“黑洞”。
这场餐饮爆雷的导火索,直指野心勃勃的经营者David Anderson。
图源:网络
这位试图打造“澳洲餐饮帝国”的商人,名下投资公司Falcon Capital曾掌管6000多人的养老金。
而如今,ASIC的调查揭开了残酷真相:那些本该安放在养老账户的血汗钱,竟被挪作房产开发、餐厅扩张的赌资。
随着事件逐渐暴露,他投资的精酿酒厂Fox Friday、Thornbury酒吧等产业接连崩盘,如同多米诺骨牌般,将无数人的信任与财富碾得粉碎。
更让人气愤的是普通消费者的遭遇。
有人提前数月预定庆生宴,交完押金却等来关店通知;
图源:网络
有人将礼品卡当作节日惊喜送出,如今只能无奈面对“店没了,卡还在”的尴尬。
当高端餐厅的霓虹熄灭,当养老金账户的数字变成负数,这场由贪婪与监管缺位酿成的悲剧,早已超越商业失败的范畴。
它像一记警钟,敲醒沉迷于“网红滤镜”的食客,更拷问着金融监管的漏洞。
中澳之间最新新闻热点,
更多新闻热点追踪
请点下方关注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