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河报报道,中国开展了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近期还将组织一系列行动,而此前实施出口管制的中重稀土就包含在其中。此前美国研究机构就发出过担忧,中国的稀土管制使美国无力填补稀土缺口,毕竟当下超九成的稀土都要由中国进行冶炼加工。

中国在稀土市场拥有绝对的主导力,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约60%的稀土都在中国开采,近90%的稀土都在中国精炼加工,然后运往全世界。其中当然也包括美国。《纽约时报》4月16日指出,在美国地质调查局列出的50种关键矿物中,美国超过一半的关键矿物都来自于中国,其中就包括17种稀土元素。这些稀土元素中许多都具有耐热的化学特性,常被用于制造高质量的磁铁、玻璃、灯具和电池等产品,甚至还是F-35战斗机、潜艇、导弹、雷达系统等军事设备的关键原料。



稀土(资料图)

自2023年中国将17种稀土元素纳入出口管制清单以来,战略矿产的非法外流始终是监管焦点。数据显示,2025年1-4月中国稀土出口量同比激增10%至18,962吨,但在海关总署查获的走私案件中,单批夹带量超25吨的锑矿、伪装成普通合金的600公斤锡铋材料等案例频发,暴露出境外势力通过“伪报品名”“第三国转口”等灰色手段攫取资源的疯狂。这种博弈的本质在于中重稀土的不可替代性。氧化铽、镝等中重稀土元素作为F-35战机激光制导系统、高超音速导弹推进器的核心材料,全球98%的供应依赖中国精炼产能。

2024年5月9日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专项行动,叠加2025年首批稀土开采指标同比缩减,进一步收紧稀土供给弹性。需求端,稀土永磁材料在新能源车、机器人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随着库存逐步消化,供需矛盾或集中显现。当前战略金属板块呈现政策驱动与市场自发出清的叠加效应,稀土价格修复动能、钨产业链结构性机会、锑金属库存周期构成短期重要观察维度。投资者需重点关注2024年5-6月稀土开采指标落地节奏及光伏领域订单数据对价格传导的验证。



特朗普(资料图)

之后,5.12日中美双方发布了联合声明,确实也如特朗普提前一天发表内容说的一样。中美此次在日内瓦的谈判确实非常愉快,双方达成了许多共识,并且以建设性的方式全面重启了双边关系。而咱们这边则是“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要知道在特朗普对华发动关税战的第一时间,中方除了在关税数字上进行了反制外,还在许多其他领域都进行了对美制裁。其中就包括“替代美国农作物畜牧肉类、稀土出口管制、半导体原材料管制”等等。

而与此同时,中国则在规范稀土资源开采方面持续推进绿色准入与出口动态监管,在量控、质控、环保评估、企业资质等层面全面发力,形成了“内稳外控”的全球资源主导优势。尽管特朗普签署的新令声称将“通过深海开采拓宽战略供应链”,但专家指出,美国在海底稀土矿采集、提纯、环境成本核算等领域远落后于中方。短期内,这更像是一种“政治姿态”,难以解决实际的供需问题。



特朗普(资料图)

此外,美国国内反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声音,也在变得越来越大。所以,在中国占据了更大更多主动权的背景下,特朗普显然没有对中国提出要求的资格。稀土作为中国制衡美国的一张王牌,我们就算真的要跟美国进行交易,也要将其利益最大化,将这种王牌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仅凭特朗普一张嘴就想中方网开一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特朗普必须要为他的鲁莽政策付出代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