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4年全年财报宣布AI战略进入重投入期,预计2025年AI投入将带来显著经济效益之后,腾讯交出2025年第一季度成绩单:

实现总收入1800亿元,同比增长13%;经营利润达 693.2 亿元,同比增长 18%。其中,ToB业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实现营收549亿元,AI及云服务驱动的企业服务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此外,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AI能力已经对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等业务产生了实质性的贡献。

报告期内,腾讯加大了对元宝应用与微信内的AI等新AI机遇的投入。“我们相信在AI战略投入阶段,现有高质量收入带来的经营杠杆,将有助于消化这些AI相关投入产生的额外成本,保持财务稳健。我们预期,这些战略性的AI投入将为用户与社会创造价值,并为我们产生长期、可观的增量回报。”马化腾表示。


总览本季财报即昨晚进行的业绩电话会,还有几点值得关注:

  • 腾讯AI战略下的盈利点,不在通用大模型订阅、不在算力租赁,而是各业务线的产品能力;
  • 腾讯后续将加大与微信生态系统与元宝的连接;
  • 元宝还将逐步迭代,比如完成“复杂任务”等方面;
  • AI对效果广告、长青游戏等各业务线的实质贡献还将逐步释放,Q1腾讯研发投入增长21%达189亿元,今年相关投入或再加码
腾讯元宝迭代方向:复杂任务+生态融合

具体来看,腾讯高层在业绩电话会上明确,GPU租赁(或算力租赁)业务目前在腾讯优先级较低,中国之外存在的大模型订阅模式不是目前中国最有可能的主流商业模式。

腾讯高层比较关注的事情是,AI、混元大模型在各业务线的落地,以及落地之后能用户/客户中产生“实质影响”。这就包括,后续逐步提供更多微信生态系统与元宝的连接,观察AI对微信生态系统内视频号、微信小店、AI搜索等业务的促进作用。在游戏方面也是如此,腾讯已经开始在游戏中部署AI,比如游戏陪伴、防作弊等等,有望改善用户参与及付费。


对于腾讯元宝,高层已经看到作为人工智能助手元宝的较大用户基数及留存,目前用户与元宝的互动以聊天为主。但这只是元宝1.0,那么下一阶段,元宝2.0在尝试解决复杂任务,并且可添加功能较多,能够真正利用腾讯独特的生态系统,比如社交、内容、小程序等等。

今年1月初,腾讯将原属于TEG(技术工程事业群)的腾讯元宝团队整体调整至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2月,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等更多产品和应用汇入CSIG,构成腾讯面向大模型时代的AI矩阵。上述系列产品其实也是腾讯希望用AI进一步激发生产力的产品。

“AI+云”产业落地加速

企业服务业务也是腾讯高管在Q1财报电话会中提及的亮点。

腾讯高层指出,得益于云服务、AI相关收入的快速增长等因素,企业服务收入实现了双位数增长。据笔者了解,这部分业务大部分由腾讯元宝所在的CSIG产生,很长一段时间包括现在,企业服务板块一直与金融科技板块业务一起披露业绩。

2023年年初,腾讯CSIG的企业服务业务曾踩过“急刹车”(详见前文:“刷新”角色,腾讯to B急刹车之后),即转换路线不再大包大揽做云计算相关的总集成项目,转而专注更有禀赋优势的自研业务。

当时放弃了哪些具体业务、留下了哪些,腾讯没有对外界详细展开。但换个角度,目前还在财报中健康运营的企业服务业务其实都是腾讯当时选择留下的战略业务。这季财报对表现较好的企业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做了相关展示:

  • 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通过RAG(检索增强生成)打造“懂业务”的AI助手,一汽丰田将客服机器人解决率提升至84%;
  • 腾讯云音视频解决方案连续七年蝉联国内解决方案市场第一;
  • 腾讯云数据库已经为超过3000家企业构建了AI时代的数据枢纽,助力富融银行、柳州银行、东莞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核心系统升级改造;
  • 腾讯云智算为90%以上的国内头部大模型企业提供,整合AI基础设施、开发工具及行业解决方案,打通“算力-开发-应用”全链路能力。
  • 腾讯云代码助手推出全新的Craft软件开发智能体,0代码也可以生成应用。

此外,年初从其他事业群调入的包括腾讯元宝在内的ima、QQ浏览器等AI原生应用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功能上,腾讯元宝于Q1推出图片文件解析、代码生成和预览等多项能力,并于近期入驻微信联系人列表;腾讯ima 于Q1接入了包括腾讯混元和DeepSeek在内的多个模型、上线移动端、发布面向创作者的“知识号”等多项升级。

在底层AI能力上,腾讯持续加速推动底座大模型与系列应用的迭代升级,提升ToB产品竞争力。最新发布的腾讯混元3D生成模型2.5版本,通过技术能力、应用场景和社区生态的延展,实现建模精度提升10倍,让体验从标清升级到高清画质。

3月发布的中文大模型测评基准SuperCLUE 报告显示,腾讯混元位列基础模型国内第二,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大模型第一梯队。4月份该报告进一步指出,腾讯混元深度思考模型T1在数学、代码能力方面位列国内前三名。

所以在过去一年多,腾讯一边着手混元大模型相关迭代、元宝及AI原生应用的产品化,一边加速企业服务产品在产业中的AI融合。伴随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基于更强的“AI+云”底座,腾讯云已在政务、教育、医疗、金融、传媒、出行、零售、文旅等30多个行业落地。

腾讯方面表示,AI+云驱动的收入增长一方面得益于腾讯技术和产品能力的持续进化,另一方面得益于技术加速产业落地释放生产力。未来腾讯将持续加码技术投入、提升产品力,助力产业创新发展。(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作者 |秦聪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