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健康挑战,与饮食、遗传和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不仅影响消化吸收,还能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干预代谢疾病。

近期,发表在《自然》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肠道共生菌Phascolarctobacterium faecium(后文简称P.faecium)在预防肥胖中的独特作用,并阐明了其背后的免疫调节机制,为未来代谢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图1 论文首页截图

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联

科学家分析了来自全球7569例参试者的肠道菌群数据,发现P.faecium在非肥胖人群中的含量显著更高,且这一趋势不受年龄、性别或国籍影响。

为了验证其因果作用,研究团队在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中补充了P.faecium。结果发现,该菌能有效抑制体重增长、减少脂肪堆积,并显著改善血糖调控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同属的其他细菌(如P.succinatutens)并无类似效果,说明P.faecium的抗肥胖作用具有高度特异性。


图2 P.faecium抑制体重增加和肥胖,并恢复饮食诱导的肥胖中的葡萄糖稳态

免疫系统:肠道细菌调控代谢的关键媒介

进一步研究发现,P.faecium的抗肥胖作用并非通过传统的“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模式实现,而是直接作用于免疫系统。高脂饮食通常会导致肠道炎症,促进促炎性免疫细胞的增多,进而引发全身性代谢紊乱。

P.faecium能够通过激活Toll样受体2(TLR2)信号,促使巨噬细胞向抗炎的M2型转化。这些M2巨噬细胞不仅能抑制1型先天淋巴细胞的过度激活,还能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促进抗菌肽和免疫球蛋白A的分泌,从而减轻系统性炎症。

令人惊讶的是,即使P.faecium经过高温灭活处理,其抗肥胖效果依然存在,说明起作用的可能是细菌的某些结构成分(如细胞壁上的TLR2配体),而非活菌的代谢活性。此外,在缺乏B细胞和T细胞的免疫缺陷小鼠中,该菌仍能发挥作用,证明其代谢益处主要依赖先天免疫系统,而非适应性免疫。

M2巨噬细胞:抗肥胖治疗的新靶点

为了确认M2巨噬细胞的核心作用,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选择性抑制剂来阻断其极化。结果发现,抑制M2巨噬细胞后,P.faecium的代谢保护作用大幅减弱,小鼠的体重、脂肪量和血糖水平再次升高。

这一试验直接证明,M2巨噬细胞的激活是P.faecium抗肥胖效应的关键机制。此外,M2巨噬细胞的调控还影响了脂肪组织的炎症状态,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从而改善整体代谢健康。

未来展望: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P.faecium作为潜在“抗肥胖菌”的作用,还开辟了一条通过免疫调节干预代谢疾病的新途径。由于灭活细菌仍有效,未来或许可以开发基于该菌特定成分的药物或功能性食品,避免活菌制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此外,M2巨噬细胞的调控可能成为治疗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新策略。

当然,该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P.faecium在女性中的效果是否一致,以及其TLR2激活成分的具体结构。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这些机制,并推动相关疗法的临床转化。无论如何,这项发现为理解肠道菌群-免疫-代谢的复杂互动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抗击肥胖带来了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Rebeca Liébana-García,Yolanda Sanz,et al.Gut commensal Phascolarctobacterium faecium retunes innate immunity to mitigate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ease in mice.Nature (202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