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美“服软”后态度转变,中日关系走向受关注
近日,中美经过谈判达成的互减关税方案已正式落地执行。双方取消了超90%的关税,还设定了为期三个月的缓冲期,这为两国后续达成更深入的关税及贸易协定筑牢了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除基本关税调整外,特朗普政府还专门下令,大幅降低从中国进口小包裹的关税。这无疑是美国对华释放友好信号,是特朗普主动向中国“示好”后的又一关键“让步”。
眼见自己的“老大哥”美国对华态度日益积极,石破茂政府有些坐立难安了。在关税议题上,此前日本一直对日美谈判抱有乐观预期,觉得凭借日美同盟关系,能在谈判中占得一些便宜。
然而,日本政府不断对美妥协,换来的却是美方的屡屡无视。如今,特朗普率先对华释放善意,显然将中美关税谈判视为重中之重,很可能不会再为日本“撑腰”。这让日本陷入了焦虑之中。
与此同时,石破茂政府还面临着更为棘手的状况。近期,日本的种种不当行为,遭到了中方的多次批评,这不仅对中日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对地区和平稳定局势也造成了威胁。
不久前,中俄高层会面时,专门提及了日本问题,明确警告日方在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上必须谨言慎行,与军国主义彻底划清界限,停止军事力量的无序扩张。
但日本不仅无视中俄的警告,反而倒打一耙,污蔑中俄“热衷于指责他国”,甚至大肆炒作所谓的“中国威胁”,呼吁国际社会将注意力集中到中方的军事动态上。对此,中方予以了更为严厉的驳斥。
日本之所以一直肆无忌惮地挑衅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美国这个“靠山”。如今,看到美国都对华“服软”,石破茂政府赶忙开始采取补救措施。在中美发表联合声明后不久,日本外相岩屋毅召开了一场记者会,突然提及中日钓鱼岛争端。
岩屋毅称,本月月初,中国海警曾派遣直升机进入钓鱼岛空域,但日方认为,中方此举实则是为了驱离闯入该空域的日本民间飞机。
为了进一步推卸责任,日方还表示,他们已经对民间航运者发出警告,要求他们在飞行活动中,务必重视安全性,保持最大程度的“克制”,避免采取过激行为“刺激中国”。
毕竟,当这架民用飞机闯入时,中国海警反应迅速,不到1分钟就做出反应,直升机也同步升空。这种反应速度,让日方不敢轻举妄动。所以,日方只能通过这种隐晦的方式,警告本国人员收敛行动,并间接向中方表明,该飞机的举动与日本政府毫无关系。
事实上,无论美国是否继续充当日本的“靠山”,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都不会改变,对任何侵权行为也绝不会姑息纵容。日方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认清当前局势,停止与中国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