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江苏省江阴通利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为小杨量身打造了志愿讲解员的帮教内容。图为讲解老师为小杨讲授讲解要点。

  “我考到初级汽车修理工执业证书了,最近在跟师傅学发动机维修。上个月起,我独立修好了3台故障车。”近日,江苏省江阴市检察院检察官接到了小杨的电话,“我那志愿讲解和法治宣传的‘公益事业’也没丢,上周还去参加活动了。”

  电话那头,18岁的小杨声音洪亮,言语中透着自信与铿锵,与两年前那个在江阴通利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低头搓手、满脸局促的少年判若两人。如今的他,已然成为有汽修、讲解、宣讲等多项技能傍身的“斜杠青年”。

  2008年,江阴市检察院依靠本地企业资源,创建了江阴通利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小杨,便是该基地帮教对象之一。

  2023年,初中毕业的小杨独自到江阴打工,在一家包吃住的汽修店谋生。但是,在舍友撺掇下,小杨多次参与盗窃活动,后被江阴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刑事拘留期满后,小杨被取保候审。鉴于小杨犯罪情节较轻、系外地户籍、在本地无监护条件,江阴市公安局邀请江阴市检察院提前介入。该院检察官对小杨开展社会调查评估,了解到他的父亲曾入狱,母亲再婚,最亲近他的祖父母已离世。

  调查中,检察官注意到小杨有一本汽修手册,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维修笔记,小杨的手机里还保存着一些维修教学视频。

  鉴于小杨没有适格监护人,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和帮教,再结合他对汽修的兴趣,江阴市检察院为他匹配了企业型帮教基地:江阴通利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该基地依托“集成+点位”的观护资源分布,可以链接江阴市澄西船厂技校等资源,为小杨提供系统的维护保养、数控操作等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并开展“一人一策”就业规划指导。

  帮教中,基地专职辅导员观察到,小杨在历史文化课堂上格外专注,语言表达能力也不错,便为他链接了文庙青少年国学教育观护项目,量身打造了志愿讲解员的帮教内容。

  “江阴文庙建于北宋景祐三年,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江阴教育文化的发源地……”小杨站在文庙飞檐下,手持讲解器为游客解说千年礼乐。从最初的紧张羞涩到流畅自信再到自如应对游客提问,小杨渐渐收获了游客的赞扬和鼓励,这让他愈发阳光和开朗,阴霾渐渐被驱散。

  小杨能实现从汽修学徒到讲解员的“跨界”,何不继续挖掘他的潜力,深化品格塑造和法治教育,为他的未来寻找更多可能?承办检察官和司法社工有了新的帮教思路。

  承办检察官和司法社工对接基地心理咨询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对小杨开展2次心理测评、8次交流面谈、6次主题普法,以“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的双培考察帮教模式增强小杨的自我认同和规则意识。在检察官的鼓励下,小杨开始尝试参加基地和社区举办的主题演讲和普法宣传活动。因表现积极、宣讲有力,小杨被吸纳为社区“法治宣传员”。2023年8月,小杨在基地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中,获评“学法懂法守法好少年”。在小杨的笔记本上,他把自己重新定义为兼具汽修学徒、文化景区讲解员、社区法治宣传员标签的“斜杠青年”。

  “以前从没想过,他能做讲解员,还能上台演讲。他现在找到了自我价值,我对他刮目相看,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与此同时,小杨的父亲也经过了为期9次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儿子的关系愈发亲密。

  2023年9月,该案被移送至江阴市检察院审查起诉,而帮教一直持续。2024年1月,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教,检察机关认为小杨悔罪态度良好,且展现出了积极的向善向好状态,于是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为十个月。2024年8月,在听取基地辅导员和各方意见后,检察机关认为小杨法治意识明显增强,自律意识不断提升,也初步掌握了回归社会的技能,遂对其作出缩短一个月考验期的决定。2024年10月,小杨顺利通过考验期,被依法不起诉。

  小杨的“重塑”是江阴市检察院观护帮教工作的生动注脚。2008年以来,该院依托江阴通利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逐步扩容社会化支持力量,联合江阴澄西船厂技校、山观商校、西大街社区等,提供电工、电焊、烹饪等免费技能培训,并在社区、职校、美妆公司等分门别类打造社区型、技校型及专门针对女性的观护站点,蹚出一条授人以渔的“1+N”技能培训之路。

  截至目前,江阴通利罪错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先后共接纳涉罪未成年人185名,22名罪错未成年人通过技能培训获得了电工、厨师等初级资格证,12名观护对象顺利成为厨师、汽修工、美发师等服务业人员。该基地先后获得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全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制度创新最佳事例奖、“全国检察机关法治创新实践基地”等荣誉。

来源:检察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