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一个周末,接到久未联系的老熟人老周的电话:“暖阳正好,你来青龙场喝茶嘛!”
  在成都地铁3号线上,我一直在回忆上世纪80年代的往事,打电话的老周——以前是小周,他比我小两岁,在成都铁路分局客运段成贵车队任实习列车员。我那时从警校出来,正在乘警队实习。在咣当咣当的301次绿皮车上,我和小周很快成为朋友。轮班休息时,我们住在宿营车厢中,侧身就可以说话。
  绿皮车到贵阳要停留五六个小时。我们一起去爬黔灵山,到黔灵湖划船,在枣山路市场吃美食,逛大十字、喷水池那一片的新华书店。
  列车上没有空调,夏天非常闷热,我们常常把车窗向上推开,让凉风吹进来。由于是蒸汽机车,烧煤,烟尘也随风飘进来。三天下来,白色警服已成灰色警服……
  到了青龙场,街巷行人不多,两侧多了一些桉树、柏树、小叶榕和银杏,立起数不清的电梯公寓。那些低矮的平房不见了。
  我忽然想找“红房子”。费了些时间终于找到了。那个庞大而陈旧的院落还在。门牌号为“致顺路271号”,墙上有“青铁家园”字样。门旁的那条小溪消失得无影无踪。
  “红房子”是成都火车东站(货站)编组站北侧一片铁路职工宿舍,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居住在这里的有成都铁路分局机务段、客运段、火车东站等单位的职工家庭。当时,还没有“致顺路”这个路名,也没有“271号”这个门牌号,当然,也没有“青铁家园”这个小区名称。“红房子”四周就是田野,南门外有一条小溪,周围的农户挑着蔬菜担子,经过小溪,常常停下来,把蔬菜浸在溪水里洗一洗。
  我和老周碰面后就去吃“豪华刀削面”,然后到致顺路和致强路交岔口一家茶坊喝茶。一侧身,就看见火车头浮雕墙、有年代设计感的铁轨公园。老周说,“这是‘5811铁路印记’。2019年1月建成这个文创广场,‘5811’取自宝成铁路通车的日子——1958年1月1日。”
  我和老周聊到301次绿皮车上发生的一件事。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绿皮车车厢活像沙丁鱼罐头。火车经过桐梓站驶入一个长隧时,5号硬卧车厢发生了一次短暂停电。很快,对讲机就接到报案:一名旅客的密码箱在停电时失窃,内有“巨款”一万三千元。待我挤到5号硬卧车厢时,当班实习列车员小周、列车长老许都在。
  我在软卧车厢一号包房开始对5号硬卧车厢的8名旅客和小周逐一询问。警长老欧大概是考察我,主动当我的助手,一边安静地听着,一边作笔录。
  我很快就弄清了事情的大致轮廓。按照规定,在列车即将进入隧道时,各车厢列车员必须打开车厢照明开关。小周去拨开关时,灯不亮,他反复拨多次,灯才亮,导致5号车厢进入隧道后,有了十八秒钟的黑暗时间。当时车窗保持向上推开约20厘米。右边靠窗坐着的是一名外贸公司经理,他放在茶几下的密码箱不见了。坐在外贸经理对面的女青年,第一时间向列车员小周报案。
  询问完一轮,我一筹莫展,老欧不动声色。
  这时有人敲包房门。小周走进来,说出了他的直觉:“那个报案的美女是这趟列车的常客,我感到她话里话外似乎隐藏了什么……”
  再次讯问这名女青年,案子终于破了!打开她的旅行箱,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只密码箱,密码箱内有一万三千元人民币。在那个年代,这真是一笔巨款。那时,我的实习工资一个月才39元。
  我因此受到乘警队嘉奖一次,小周因为协助办案,受到客运段嘉奖一次,获奖金20元。三个月后,小周出任列车安全检查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参加了小周的婚礼,小周也参加了我的婚礼。从那之后,我们的小聚渐渐变得稀疏……忙着上班,忙着育儿,忙着考职称……种种琐事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的友谊断断续续。见面时有些好消息,譬如他提干担任列车长了,担任车队长了。绿皮车变成红皮车,又变成子弹头了;成贵高铁开通了,从成都东到贵阳,居然只要3小时了!
  茶水已经变得清淡,我们站起,在火车头浮雕前,请茶坊服务员给我们拍一张合影。在我们的正前方,三角梅、夹竹桃、蔷薇花开得正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