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镜头又一次回到了“楚科奇”,“楚科奇”是探秘圣地,俄国作者在这里探访了很多前苏联或是90年代后期废弃的基地。这一次,他们又一次来到这里,探寻新的发现。



进入正文,我们现在跟随作者回到楚科奇,讲述第171图拉红旗防空歼击航空团第25防空师的废弃技术保障中队(ТЭЧ)的故事。该航空团曾驻扎在“乌戈里内”机场,并于1993年被解散。



附图为1940年代171歼击航空团的一组飞行员照片,来自“红隼”(Красные Соколы)王牌飞行员纪念网站。

航空团的组建与卫国战争时期的战斗历程:

该航空团的历史始于1941年4月15日,当时在图拉市“米亚斯诺沃”机场,在莫斯科军区第77混合航空师的编制内,由斯米尔诺夫少校首次组建171歼击航空团,配备伊-16与伊-153型战斗机。

1941年7月,该团开始将伊-153替换为米格-3战斗机;同年9月21日,调入第6防空航空军,10月转场至卡希拉市的“克鲁特什基”机场。

1941年11月,该团再次调防至梁赞市机场,1942年1月1日,由谢苗·伊万诺维奇·奥尔利亚欣中校接任团长。

1942年2月13日,编入第125防空歼击航空师,同年4月返回米亚斯诺沃机场,5月转场至邻近的“沃林采沃”,后又移至图拉的“雷多马”机场。

1942年7月初,该团编入第1航空军所属第286歼击航空师,转场至叶夫列莫夫市的“巴巴雷基诺”机场,7月底随第15航空军转至叶列茨的“捷列金诺”机场。

从1941年9月至1942年7月,该团飞行员共执行2742次战斗出击,保卫图拉市,击落德军飞机16架,其中多次实施撞击战术,拦截企图轰炸城市的Ju-88轰炸机编队。

1942年8月,该团调至叶列茨的“布科夫卡”机场,10月转移至“谢韦尔内”机场。

在1942年7月至10月的解放沃罗涅日战役中,飞行员又执行737次战斗任务,击落敌机31架。

1943年3月16日,编入第15航空军第3轰炸航空军,转场至叶夫列莫夫市。3月27日再次转编至第284歼击航空师,部署于切尔尼的“维波尔佐沃”机场。

1943年4月15日,成为莫斯科军区防空航空基地的预备歼击团,驻扎于阿尔扎马斯市机场。

根据1943年5月4日慈父签署的第207号命令,因该团在保卫图拉市战役(1941年9月21日至1942年7月7日)中的英勇表现,被授予“图拉”荣誉称号。

1943年6月15日,团接过图拉州苏共省委和州执行委员会授予的红旗。

1943年5月初,团迁至塞伊姆车站机场,5月27日转编至第15航空军的第315歼击航空师,部署于普拉夫斯克市的“斯科罗德诺耶”机场。

1943年7月13日,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该团飞行员在解放奥廖尔、布良斯克及周边城市的战斗中单日击落德军飞机31架。7月19日起驻扎于切尔尼的“斯图杰涅茨”机场,7月31日转至“科兹洛夫卡”机场。

1943年8月又几次转场,先后驻扎于奥廖尔市的“克拉斯诺耶”和“梅津卡”机场。

1943年10月,装备拉-5战斗机的该团随第315歼击航空师调入第15航空军,前往波罗的海战线。

1944年1月,阿列克谢·格里戈里耶维奇·什韦佐夫少校接任团长。同年10月,在阿纳托利·伊里奇·哈卢金中校的指挥下,该团编入第14歼击航空军团,并于11月开始换装拉-7型战斗机。

1944年8月9日,依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命令,第171歼击航空团因在攻克德温斯克(今陶格夫皮尔斯)和雷泽克内(今拉脱维亚)等城市的战斗中表现英勇、完成任务出色,被授予红旗勋章,正式命名为“第171图拉红旗歼击航空团”。

1945年4月,该团转调至列宁格勒方面军的库尔兰集团,5月划归波罗的海军区。

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第171歼击航空团共执行4007次战斗飞行任务,击落德军飞机149架。其中,团长阿·格·什韦佐夫少校被授予苏联英雄荣誉称号。



战后历史与航空团的撤编:

1946年1月1日,在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舒托夫中校的指挥下,该团被编入白俄罗斯军区,与所属航空军一起转入第1航空集团军

1949年2月20日,装备拉-7战斗机的该团及其所属航空师划归第26航空集团军下属的第58歼击航空军团

1950年7月1日,该团连同航空师转编入苏联防空军莫斯科军区下属的第64歼击航空集团军第88歼击航空军团

1951年9月1日,该团连同航空师又转入北高加索军区,并开始换装新型的米格-15(MiG-15)喷气式战斗机

1954年7月初,第171歼击航空团仍在北高加索防空军第36歼击航空军团编制内。

1960年3月1日,该团转入第19防空集团军下属的第14军团,并换装米格-17(MiG-17)战斗机。



1980年4月1日,在根纳季·尼古拉耶维奇·舒列波夫上校的指挥下,该团调入外高加索军区,并重新装备为苏-15ТМ(Su-15TM)截击机



附图:1980年代苏-15ТМ战机停放在“乌戈里内”机场的照片。

1982年10月1日,在阿纳托利·伊万诺维奇·巴索夫上校的指挥下,该团转入远东军区,并部署于楚科奇“乌戈里内”联合基地机场。该机场同时作为苏联远程战略航空兵的前进跳板机场(Forward Deployment Airfield)使用。



1980年代拍摄的苏-15ТМ战机停放在“乌戈里内”机场的照片。

1986年5月1日,在安德烈·阿列克谢耶维奇·孔德里科夫中校的指挥下,该团编入第11独立红旗防空集团军下属的第25防空师



第25防空师编制内(其指挥部设于“乌戈尔内耶·科皮”军事驻地、靠近机场),第171歼击航空团承担以下任务:为“乌戈里内”机场本身以及驻扎在楚科奇地区的苏军部队提供空中掩护;为苏联的战略轰炸机与运输机提供护航;拦截飞近边境的美军飞机,防止其侵犯领空。



这是从网上找到的一张1980年代的照片,拍摄的是苏-15ТМ战斗机在“乌戈利内”(Угольный)机场起飞的画面。

“乌戈利内”机场建在永久冻土之上,其主要任务是为苏联远程战略航空兵的飞机提供定期起降的条件,以便进行燃料加油,并获取核炸弹。这些核弹被存放在距离机场十余公里的地下中央核武器储存基地——955号“С”号设施“马加丹-11”中,该设施位于“陡峭山”地下。该基地于1986年被撤销,原因是图-95远程轰炸机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升级为可携带战略导弹的机型,而这类武器已可在永久驻地机场直接配备,无需再依赖远程储存设施。



这是1990年代初的照片,拍摄的是一架苏-15ТМ在“乌戈利内”机场降落的画面。

1993年8月1日,第171防空歼击航空图拉红旗团(部队编号64371)被正式撤编。



这是1990年代拍摄的照片,展示了一架停在“乌戈利内”机场上的苏-15ТМ。

由于该机场是军民合用的,因此分为两部分:西部是军事航空使用区域,东部则是民用航空港。该机场分别于2003年和2009年进行了重建,如今仍继续同时服务于民用和军用航空。



而团所属的原技术维修部分(ТЭЧ)在部队撤编后被废弃,后来变成了旧飞机拆解与处置的场地。



作者在2018年曾到访时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



2001年由德米特里·阿夫杰耶夫(Дмитрий Авдеев)拍摄的照片。战斗机还有一定轮廓。



2000年代,这里仍遗留着几架最后的苏-15ТМ战机。



而当作者实际到访时,场地上只剩下一堆堆飞机残骸。





从这些残骸中仍能依稀辨认出那些曾经优雅的战斗机身影。







如今可能连这些残骸也已经不复存在了。



最后,让我们再望一眼远方的机场。



以及正在起飞的飞机。



接下来我们要前往曾驻有第25防空师的“乌戈利内耶·科皮”旧军镇。



在该军镇中心的军官之家前,于1977年8月曾树立了一座装有米格-19战斗机的纪念碑,用以纪念开拓者飞行员和保卫楚科奇领空的空军将士。虽然这架飞机与第171歼击航空团并无直接关系,它原属第529歼击航空团,而正是该团在当年接替了第171团的位置。



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