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在吉林西部,嫩江之畔,一片生态与发展交相辉映的热土正书写着振兴新篇。

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生态屏障重要节点,镇赉县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紧扣“生态优先、农业强基、工业发力、能源兴业”思路,以“两路两网两图两园”工程为抓手,“四两”拨千斤,牵引撬动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为吉林全面振兴贡献镇赉力量。

“四轮驱动”: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镇赉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始于对自身“家底”的精准研判。镇赉立足国家、省、市所需、镇赉所能,聚焦未来所向、发展所急,把握百姓所期、群众所盼,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明确“生态优先、农业强基、工业发力、能源兴业”路径,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通过“四轮驱动”,努力把高质量发展蓝图转化为美好现实。

生态优先。镇赉坚持自然生态、政治生态“两手抓、两手硬”。守护自然生态,镇赉坐拥嫩江111.5公里黄金水道、153万亩天然湿地、30万亩天然草原和号称“鸟类天堂”的世界A级湿地保护区莫莫格,生态资源得天独厚。镇赉深刻践行“两山”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统筹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双向发力,走出一条生态颜值与产业价值共生共荣的新路。巩固政治生态,经济发展与政治生态密切相关,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干部作风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度适量的“阳光、空气、水、养分”,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反之,不好的政治生态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是巨大的。镇赉将政治生态建设作为“生命工程”,从严管理干部,从紧转变作风,以更优的发展环境激发更大的发展动能。

农业强基。作为吉林省水稻、鲜奶、水产“三个第一县”,镇赉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一体推进黑土地保护与盐碱地治理,筑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根基。聚焦弱碱大米、茭白、有机鱼、大闸蟹、小龙虾“嫩江五珍”特色产业,深化“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全链升级,推动“原字号”向“精品牌”跨越。统筹生态保护与绿色生产,推广节水灌溉、生态种养等绿色技术,实现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共赢”。强化科技赋能,推动良种、良田、良机、良法、良制融合发展,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贡献更大力量。

工业发力。镇赉攥紧“特色牌”,依托年产186万吨粮食农业资源优势,背靠吉林协联等生物制造链主企业,兼具绿电、天然气等要素成本优势,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制造等特色工业提供了独特突破口。坚持“特色化、集群化、绿色化”方向,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把各方面资源优势和有利要素统筹起来,用更优质的服务和环境吸引项目落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小而精、专而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从“农业大县”向“产业强县”跨越。

能源兴业。镇赉石油、天然气和风光资源丰富,新能源待开发装机超400万千瓦,天然气储量达2700亿立方米。镇赉立足资源禀赋,抢抓“双碳”战略机遇,依托“绿电+消纳”政策,打造零碳园区,重点招引高载能企业,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发挥天然气高热值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燃料变原料、原料变材料”价值跃升;创新风光赋能,实施“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工程,实现生态治理与绿能开发双赢,奋力将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四两”拨千斤:构建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

镇赉坚持小切口破题、大纵深发力,实施“四两”工程,依托八项牵引性强、撬动性大的工作,进一步破解发展瓶颈制约,提升高质量发展效能。

畅通“两路”,破解区位瓶颈。镇赉抢抓交通强省建设机遇,在公路方面,加快推进白城—镇赉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积极争取长春—齐齐哈尔高速公路等项目,更好地主动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当好白城“后花园”;在铁路方面,推动长春—镇赉动车开通运行,谋划沈阳—镇赉—阿尔山旅游专列,力争“通齐”高铁经停镇赉纳入国家规划,打造区域性铁路枢纽节点。同时,借势白城长安机场扩容升级,推动人流、物流、商流向镇赉集聚,变“地理边缘”为“开放前沿”。

织密“两网”,夯实发展底盘。镇赉立足国家“双碳”和水网建设战略部署,在电网方面,提速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破解绿电并网瓶颈。实施杏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网“补短板”网架完善项目,优化完善网架结构,提升电力保障能力;在水网方面,依托“一江三河”,深化河湖连通工程,构建引水、节水、蓄水、治水“四张网”,打通区域大循环水系,更好满足生产、生活、生态和防洪需要,推动水资源从“瓶颈制约”转向“战略支撑”,为农业提质、工业增效筑牢根基。

绘就“两图”,解锁生态经济密码。镇赉立足草原湿地复合型生态系统优势,构建“东部湿地、西部草原”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在“湿地白鹤图”方面,依托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全国白鹤首站栖息地IP,打造“暗夜星空”保护地,丰富“一种叫莫莫格的休闲”体验场景,构建“春观鹤舞、夏赏星空、秋览苇浪、冬探冰湖”四季体验链;在“草原骏马图”,以苏高血马核心种群为核心,开展草原骑马射箭、萌宠互动等游乐项目,推动“马文化产业+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书写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相得益彰的和美画卷。

建强“两园”,培育新质生产力。镇赉把发展可持续能源、生物制造和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发展新赛道,培育符合实际的新质生产力。在零碳园区方面,实施新能源“规模开发+本土消纳”双轮驱动,年内启动4个新能源项目,新增装机容量43万千瓦。紧扣“绿电+消纳”政策,发挥招商引资虹吸效应,吸引更多电价偏好型、出口导向型企业到镇赉投资兴业;在生物制造和绿色食品产业园方面,以吉林协联、飞鹤等链主企业为牵引,全力招引食品加工、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项目落地,实现全链条、集群式发展。

生物制造新赛道:六大优势构建产业生态

镇赉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六大核心优势为支撑,全力构建生物制造产业新赛道。

原料优势托底。地处北纬45度世界黄金玉米带核心区位,年产玉米77.5万吨,叠加周边200公里产能突破600万吨。玉米品质独特,角质率、含油量、蛋白质含量等核心指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生物基材料、淀粉糖、氨基酸等产业提供稳定原料保障。依托这一优势,镇赉正加速布局“玉米—淀粉—生物基材料”全产业链,推动原料优势向产业竞争力高效转化。

链主优势引领。吉林协联作为东北最大的绿色柠檬酸生产企业,其发酵技术居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镇赉以吉林协联为“链主”,量身打造生物制造园区,配套绿电直供、铁路专线、高温蒸汽等要素,形成“原料—生产—废弃物资源化”闭环体系。通过“链主+配套”模式,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推动生物制造等高附加值项目落地。

要素优势赋能。镇赉地产天然气热值达11000大卡/立方米,较国内平均天然气热值高22%—37%。零碳园区建成后可实现全绿电,低电价、免碳税。园区同步配套污水处理、仓储物流等设施,实现生产要素“一站式”供给。此外,镇赉劳动力资源富足,为产业升级提供人力支撑。

物流优势降本。依托中国铁路沈阳局政策支持,阶段性货运杂费减半,部分货场、仓库等设施免费30天仓储,接续中欧班列可享最优惠运价下浮,审批实现当日上报办理,助力企业快速适配运输方案,全面优化综合物流成本。

场景优势突破。镇赉拥有后备资源耕地5.4万公顷,通过“盐碱地治理+生物技术改良”融合创新,同步布局耐盐碱作物培育、微生物改良土壤等技术,推动盐碱地“变废为宝”,为生物制造开辟“原料—技术—产品”新场景。

技术优势驱动。深化与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合作,重点建设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平台,聚焦合成生物学、酶制剂等成熟技术产业化应用,加速“科研—中试—量产”全链条贯通,确保技术落地“接得住、用得好”。

党建赋能:以“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

镇赉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与“魂”,以“三个坚持”破难题、优环境、树导向,为全面振兴筑牢政治保障、凝聚奋进合力。

坚持政治引领,锻造实干铁军。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党,核心在人。镇赉坚持从政治上抓经济、从经济上看政治,树立“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鲜明导向,开展“守正创新、开放图强”干部大讲堂,推动干部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一线壮筋骨、长才干。建立“能上能下、动态调整”机制,坚决调整不适宜现职干部,以“赛场选马”破除“躺平”“蛮干”心态,让“实干争先”和“凡事认真”成为镇赉干部的鲜明标签。

坚持改革破局,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镇赉坚持“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深层次改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既“清”而有界,更“亲”而有为。建立“政企直通车”机制,推行“企业点单、政府接单”精准服务模式,全链条破解用地、融资、人才等要素制约,让经营主体轻装上阵、放手发展。

坚持久久为功,树牢正确政绩观。高质量发展既要显绩,更要潜绩。镇赉坚决摒弃“重面子轻里子、重速度轻质量”倾向,既看经济增长“显性指标”,更看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隐性成效”,对“形象工程”“数据注水”实行一票否决。践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理念,甘做“栽树人”、善抓“利长远”,为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积势蓄能。

如今,这片坐拥黄金玉米带与生态宝藏的沃土,正以“弱鸟先飞”的奋进姿态,在生态保护中培育绿色动能,在产业升级中激活发展引擎,在改革开放中突破区位桎梏,奋力书写全面振兴的镇赉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