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锦和街道同心湖畔,两座古色古香的凉亭成了"网红打卡地"。市民们晨练遛弯之余,总爱在这里驻足。被居民亲切称为"同心议事亭"的公共空间,正悄然搭建起基层治理的"连心桥"。
5月13日清晨,乒乓球爱好者张先生指着同心湖畔一处宣传栏自豪地说:“你看,我提的建议被采纳了!”
原来,体育场乒乓球场地护网高度不足,导致乒乓球经常飞出场地,球友们捡球非常麻烦。”张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锦和街道政协工委的民声电话进行了反映。结果,事情很快得到圆满解决。
锦和街道创新打造的"湖畔协商"模式,将政协职能与市井生活巧妙融合。平日里,居民可通过民声热线和随手拍等渠道发声。街道办副书记、政协工委主任康靖贺介绍:"我们专门成立了'民生会客厅'工作组,把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分类流转,简单事项7日内办结,复杂问题纳入政协重点提案,努力让居民朋友的愁急难盼在这里成为终点站。"
据了解,自今年4月份运行以来,这两座小小凉亭已孵化出多项民生成果。政协委员宋建伟感慨说:"在这里,政策文件里的'政治协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烟火故事。"
正在遛鸟的刘大爷乐呵呵地说:"现在连湖边遛弯都成了'参政议政',咱们这凉亭啊,真成了老百姓的'诸葛亮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