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青政知新媒体报道,最近,印度武装部队发起代号为“朱砂”的行动,对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分子基础设施展开打击,这一行动造成了巴方33人死亡、62人受伤,成为了两国冲突升级的重要转折点。
印巴冲突(资料图)
5月10日凌晨,局势进一步恶化。印度率先发难,对巴基斯坦三个空军基地发动导弹袭击,试图通过先发制人的手段,削弱巴基斯坦的防御能力。据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局长乔杜里证实,印度发射导弹袭击了位于巴首都伊斯兰堡附近城市拉瓦尔品第的努尔·汗空军基地,努尔汗机场周边地区全面断电,空气中弥漫着燃烧物的气味,居民纷纷走出房屋,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ISPR)通报显示,印度空军从阿丹普尔基地发射了6枚弹道导弹,尽管巴基斯坦宣称成功拦截了大部分来袭导弹,并表示空军资产未受损失,但努尔·汗空军基地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现场画面,依然昭示着冲突的严重性已远超以往。
面对印度的挑衅,巴基斯坦不再选择隐忍,迅速吹响了全面反击的号角,启动代号为“铜墙铁壁”的军事行动。此次反击行动规模空前,巴基斯坦军方将打击范围覆盖印度全境,重点对查谟 - 克什米尔、旁遮普邦、古吉拉特邦等地的26个军事目标发起攻击,这些目标包括空军基地、导弹储存库、武器库等关键设施。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艾哈迈德·谢里夫·乔杜里中将表示,首轮行动已经打击了印度旁遮普邦的一处布拉莫斯导弹储存设施,巴方已做好迎接任何挑战的准备。
巴基斯坦武器(资料图)
在这场军事对抗中,双方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成为决定战局走向的关键因素。巴基斯坦此次反击行动中,首次公开使用的国产“法塔赫 - 1”近程弹道导弹系统成为焦点。该导弹系统技术核心源自中国“卫士 - 2”远程火箭炮,通过深度改进,引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惯性制导技术,不仅保留了大口径火箭弹设计,还大幅提升了打击精度。“法塔赫 - 1”射程约120公里,采用固体燃料推进剂,可携带高爆弹头或子母弹,具备在复杂地形中实施饱和打击的能力。在实战中,“法塔赫 - 1”对印度旁遮普邦比亚斯地区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储存库以及乌德汉普尔的S - 400防空导弹系统阵地实施了精准打击,现场视频显示相关基地浓烟滚滚,多辆发射车和雷达设备被炸毁,尽管印度尚未正式回应,但巴基斯坦此次打击行动的成效已十分显著。
巴基斯坦在防空和空中作战方面,同样依托中国技术构建起强大的作战体系。中国提供的红旗 - 16FE中程防空导弹和红旗 - 9B远程防空系统,帮助巴基斯坦构建了覆盖高、中、低空的立体防御网络。5月9日,红旗 - 16FE成功拦截了印度发射的“大地”战术弹道导弹,而红旗 - 9B更是疑似在高空拦截了印度S - 400系统发射的40N6E远程防空导弹,创造了全球首次“地空导弹拦截地空导弹”的实战纪录。此外,巴基斯坦空军的JF - 17“枭龙”战斗机配备了中国研发的AM - 400AKG超音速导弹和MAR - 1反辐射导弹,在行动中,“枭龙”战机通过发射反辐射导弹摧毁了印度S - 400的雷达系统,为后续导弹打击扫清了障碍。
印巴冲突(资料图)
此次冲突的升级,不仅对印巴两国产生直接影响,更在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中引发强烈震动。印度引以为傲的S - 400防空系统和“阵风”战斗机在实战中的不佳表现,暴露出其武器装备体系在兼容性和实战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巴基斯坦通过深度整合中国技术,构建起从远程打击到防空反导的完整作战链条,其战术灵活性和体系作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也再次凸显了中国军事技术输出对地区安全格局的塑造作用。从“法塔赫”导弹到红旗系列防空系统,中国的“核心科技”不仅增强了巴基斯坦的国防能力,还通过实战检验为全球军贸市场提供了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