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为虚构故事创作,部分细节经艺术处理,人物均为化名
八十五岁的赵老和八十二岁的刘阿姨在儿女眼里一直是幸福美满的模范夫妻。
他们住在省城一套宽敞的三居室里,每月有着稳定的退休金,存款过百万。
可谁也没想到,那个寒冷的冬夜,这对退休干部夫妇会手拉手从15楼纵身跃下。
警察在他们整洁的书桌上发现了一封绝笔信,上面只有四个字:"身不由己"。
而更令人费解的是,在老人的保险柜里,除了二百多万现金外,还有一本被塑封的旧日记和一张七十年代的泛黄照片。
当赵老的小儿子赵国强打开那本日记的第一页时,他的手不禁颤抖起来……
01
"爸爸,妈妈,你们怎么能这样......"赵国强跪在父母的灵堂前,泪水打湿了黑色的衣襟。他实在无法相信,一周前还与他通电话、说笑的父母,如今却成了冰冷的骨灰盒里的一撮灰烬。
赵雅丽站在弟弟身后,默默地搂住他的肩膀。她的眼睛已经哭肿,声音嘶哑:"国强,节哀。"
"姐,你说爸妈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不是一直过得很好吗?"赵国强抬起泪眼,喃喃道,"每次我打电话回来,他们都说生活挺美满的,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爸爸的退休金加上妈妈的,每个月也有一万多,两百多万的存款,在这个年纪已经很宽裕了..."
"我也想不明白。"赵雅丽摇了摇头,拿出一张纸巾擦拭眼角,"爸爸退休前是省厅的处级干部,一向为人正直,在单位口碑极好。妈妈作为大学老师,也是桃李满天下。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的学生、同事都还时常来看望他们。"
"这封绝笔信..."赵国强拿出那张被证据袋保护起来的纸条,上面工整的四个字——"身不由己"让他心如刀割,"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事情能让爸妈觉得'身不由己'到要双双跳楼的地步?"
赵雅丽看着弟弟手中的纸条,轻声说道:"调查人员说,这是爸爸的笔迹。能让一向乐观坚强的爸爸写下这种绝望的话,一定发生了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您好,请问是赵国强先生吗?"
一个陌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赵国强转身,看到一位中年男子站在灵堂门口,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我是。请问您是......"
"我是负责调查您父母案件的调查员,姓王。能占用您几分钟时间吗?有一些情况需要向您了解。"
赵国强点点头,跟着王调查员走到走廊的一个安静角落。
"赵先生,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您父母的死亡符合自杀特征,现场没有发现他杀痕迹。但有几个细节我们感到疑惑。"王调查员翻开记事本,"首先,您父母在跳楼前几天,有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
赵国强摇头:"没有。上周三我还跟他们通了电话,爸爸说他要去钓鱼,妈妈在旁边笑着抱怨他每次钓回来的鱼都太小。他们听起来很正常,没有任何反常的地方。"
"您知道您父母有没有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有没有受到胁迫?"
"没有,爸爸妈妈身体都很好,每年都体检。至于胁迫......"赵国强皱起眉头,"他们年纪这么大了,谁会去胁迫他们呢?"
王调查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根据邻居反映,您父母生前为人友善,几乎没有与人结怨。但在案发前一周,曾有陌生人多次到访您父母家,有时候交谈声音很大。"
赵国强一愣:"什么人?"
"目前尚不清楚。但根据邻居描述,是一位六十岁左右的男性,身材瘦高。"王调查员合上本子,"另外,我们在您父母家中的保险柜里发现了一些物品,需要您来确认。"
赵国强跟着王调查员来到一个小办公室,桌上放着几个证物袋。
02
"这些是从您父母保险柜里找到的。"王调查员指着桌上的证物袋,"除了现金二百三十万元外,还有这本日记和几张老照片。"
赵国强拿起透明袋中的日记本,是一本有些陈旧的硬皮笔记本,上面没有任何标识。
"这是爸爸的日记吗?我不记得他有写日记的习惯。"
"根据笔迹比对,确实是您父亲所写。但日记内容有些...特殊。"王调查员犹豫了一下,"我们需要您帮忙确认一下这些内容的真实性。"
王调查员小心翼翼地打开证物袋,取出日记本,翻到第一页。
"日记是从1970年开始的,跨度很长,但不是每天都有记录。"
赵国强接过日记本,开始仔细阅读。日记的开头很普通,记录了他父亲年轻时的一些工作和生活琐事。但随着他继续翻阅,内容渐渐变得让他困惑不解。
"这里说的'任务'是什么意思?还有这个'S计划'......"赵国强抬头看向王调查员,"我父亲是在机关单位工作,但从来没提过什么特殊任务。"
王调查员表情严肃:"这就是我们感到疑惑的地方。您父亲的档案显示,他一直是行政岗位,但日记中提到的这些内容,似乎涉及一些...特殊工作。"
"绝笔信上说'身不由己'......"赵国强喃喃自语,"难道爸爸年轻时参与了什么秘密工作?"
"目前我们无法确定。"王调查员谨慎地说,"但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您父亲的档案有一段时间是空白的,从1974年到1976年,没有任何记录。"
赵国强皱眉:"那是70年代中期..."
"是的。更奇怪的是,您母亲刘女士的档案也有同样的空白期。"王调查员递给他另一个证物袋,"这是我们在保险柜底层发现的照片。"
赵国强打开袋子,拿出几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年轻时的父亲,站在一些陌生人中间。其中一张照片背面写着"1975.3.12任务完成"。
"这些人是谁?"赵国强指着照片上的陌生面孔。
"我们正在核实。"王调查员犹豫了一下,"赵先生,有一种可能性...您父母年轻时可能参与了一些特殊工作,而这些工作可能与他们的去世有关联。"
赵国强感到一阵心悸:"您是说...他们被迫自杀?"
"我们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王调查员收起证物,"目前,我想请您帮忙联系一下您父母生前的老同事或老朋友,特别是那些在七十年代就认识他们的人。也许他们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离开办公室后,赵国强站在走廊里,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天旋地转。他掏出手机,拨打了一个号码。
"喂,李叔叔吗?我是赵国强...对,有件事想请您帮忙..."
03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帘,在客厅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赵国强坐在父母家的沙发上,周围摆满了父母的照片。照片中的赵老和刘阿姨总是面带微笑,看起来那么幸福。
门铃响了。赵国强打开门,看到了父亲的老同事李伯。
"国强啊,节哀顺变。"李伯轻拍着赵国强的肩膀,"你父母的事情我听说了,实在是太突然了。"
"李叔叔,谢谢您能来。"赵国强请李伯进屋坐下,"我有些事想请您帮忙解答。"
李伯是赵老的老同事,两人共事三十多年,关系极好。赵国强从小就认识李伯,对他印象很深。
"叔叔,您和我爸爸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李伯思索片刻:"1976年吧,我们一起被分配到省厅工作。那时候你爸爸刚从别的地方调过来。"
"您知道我爸爸1974年到1976年期间在做什么吗?"
李伯的表情微微变化,眼神闪烁:"怎么突然问这个?那时候很多人都有段特殊经历。"
赵国强注意到李伯的异样,决定直接出示那本日记:"李叔叔,我们在爸爸的保险柜里发现了这个。您能帮我看看吗?"
李伯接过日记本,翻了几页,脸色渐渐变得凝重。他合上日记,深吸一口气:"国强,有些事情可能不该翻出来..."
"李叔叔,我父母已经不在了。他们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身不由己'。我需要知道真相。"赵国强恳切地说。
李伯沉默良久,终于开口:"你父亲确实有一段特殊经历。那是特殊年代,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
"什么意思?"
"你父亲原本是在机要部门工作,因为他文笔好,后来被调去做一些...特殊任务。"李伯斟酌着用词,"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那段时间,他和你母亲都消失了一段时间,再出现时就调到了省厅。"
赵国强皱眉:"特殊任务?什么样的特殊任务需要两个人一起消失?"
李伯摇头:"这个我真的不清楚。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你父亲一生为人正直,从不做违背原则的事情。如果他做了什么,一定是被迫的。"
正当两人交谈时,门铃再次响起。赵国强去开门,发现是一位从未见过的老人,看起来七十多岁,面容清癯。
"请问...您是?"
"我叫张守信。"老人声音低沉,"我是来见赵老的。"
"我父亲已经..."
"我知道。"老人打断了他,"正因为如此,我才必须来。有些事情,该了结了。"
赵国强让开门,张守信走进客厅,看到李伯时微微点头示意。两位老人之间似乎存在某种默契。
"你就是赵国强吧?"张守信审视着赵国强,"你很像你父亲年轻时的样子。"
"您认识我父亲?"
"认识,非常熟。"张守信的目光扫过客厅的照片墙,"我们有过一段...共同的经历。"
李伯站起身:"老张,你确定要说?"
"他们已经走了,再瞒下去已经没有意义。"张守信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拿出一把钥匙,"赵国强,这把钥匙能打开一个保险箱,里面有你父母的秘密。"
04
赵国强接过那把古旧的钥匙,上面刻着一串数字。
"这是什么保险箱?在哪里?"
张守信摇头:"我不能告诉你具体位置。但你可以在你父亲的遗物中找到线索。我只能告诉你,那里面的东西,可能会颠覆你对父母的认知。"
李伯皱眉:"老张,你这样做对吗?那些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
"正因为过去这么多年,真相才更应该被揭露。"张守信坚定地说,"他们选择离开,就是不想再继续活在谎言里。"
赵国强困惑地看着两位老人:"你们到底在说什么?什么真相?什么谎言?"
张守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父母留下什么遗言了吗?"
"一封绝笔信,上面只写了'身不由己'四个字。"
张守信闭上眼睛,似乎在压抑某种情绪:"果然如此。他们终究还是被往事所困。"
"张叔叔,请您明说。我父母到底经历了什么?"赵国强几乎是在恳求。
张守信看了看李伯,后者轻轻点头。
"你父母在1974年至1976年间,参与了一项秘密任务。这项任务...涉及到一些敏感事件。"张守信谨慎地说,"任务结束后,他们被要求永远保守这个秘密。但最近,有些过去的人和事又重新浮出水面..."
赵国强感到心跳加速:"您是说,有人因为那个秘密任务来威胁我父母?"
"不仅仅是威胁。"张守信的声音变得更低,"是要他们为过去的事情'负责'。"
"什么事情需要负什么责任?我父亲一生清廉,从不做亏心事!"赵国强激动起来。
"在那个年代,很多事情并非个人所能选择。"张守信叹息道,"你父亲确实是个好人,但有时候,好人也会被迫做出一些...不那么好的选择。"
李伯插话:"国强,你父亲最后几个月有没有提起过一个叫周秀芝的人?"
赵国强摇头:"没有,这个名字很陌生。谁是周秀芝?"
两位老人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
"她是你父亲任务中的...一个关键人物。"李伯犹豫地说。
张守信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照片递给赵国强:"这是她,你父母离开前有没有提起过?"
赵国强看着照片上那个陌生的女子,摇了摇头。照片上的女子大约三十岁左右,面容姣好,眼神中带着一丝倔强。
"没有,他们从未提起过她。"
"那就奇怪了..."张守信皱眉,"按理说,如果是因为周秀芝的事情,他们应该会有所暗示。"
三人陷入沉默。突然,赵国强想起了什么:"等等,我们在整理爸爸的书房时,发现了一个上锁的抽屉,怎么也打不开。会不会..."
张守信眼前一亮:"快带我去看看。"
三人来到书房,赵国强指着书桌下方的一个隐蔽抽屉:"就是这个,我们试了好几把钥匙都打不开。"
张守信拿出刚才给赵国强的那把钥匙:"试试这个。"
钥匙插入锁孔,轻轻一转,抽屉应声而开。
05
抽屉里只有一个精致的木盒,上面雕刻着繁复的花纹。赵国强小心翼翼地取出木盒,发现盒子底部刻着一串数字,与钥匙上的数字一致。
"这是...密码?"赵国强困惑地问。
张守信点点头:"某种意义上说,是的。这是一个地址代码。"
赵国强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叠泛黄的信件和几张照片。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信,信封上写着"如有意外,请转交赵国强"。
"这是给我的?"赵国强惊讶地看着信封。
"看来你父亲早有准备。"张守信说,"打开看看吧。"
赵国强小心地拆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信纸上是父亲熟悉的笔迹:
"国强:
如果你读到这封信,说明我和你母亲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请不要悲伤,这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我们这一生,有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有些事情,我们本以为可以带进坟墓,但命运弄人,过去的阴影终究追上了我们。
盒子里的东西会告诉你一些真相,但不是全部。完整的真相藏在S市郊区的老仓库中,木盒底部的数字就是地址编码。你需要张守信的帮助才能找到那里。
无论你发现了什么,请记住,我和你母亲深爱着你和雅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被迫的,正如我们在绝笔信中所言——身不由己。
爱你的父亲"
赵国强读完信,手微微颤抖。他抬头看向张守信:"S市的老仓库?那是什么地方?"
"那是你父亲执行任务时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张守信答道,"几十年来一直无人问津,但所有相关资料都保存在那里。"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那里?"
"越快越好。"张守信神色凝重,"如果有人找到你父母是因为那些资料,那么他们迟早也会找上门来。"
赵国强开始翻看盒子里的其他物品。他拿起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年轻时的父亲和母亲,站在一栋陌生的建筑前。照片背面写着"1975.6任务日"。
"这是什么地方?"赵国强指着照片中的建筑。
李伯看了一眼:"那是当年的省文化馆,后来被改作了其他用途。"
赵国强继续翻看,发现一本小小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工整地写着"任务日志"四个字。
随着他翻阅笔记本,一个模糊的故事脉络开始在他脑海中形成。父亲似乎参与了某个重要人物的监视任务,而母亲则作为辅助。笔记中多次提到"目标"和"证据",但没有具体说明是什么。
"这些记录还是太模糊了。"赵国强抬头看向两位老人,"你们能不能直接告诉我,我父母当年到底执行了什么任务?"
张守信和李伯对视一眼,最终由张守信开口:"我只能告诉你部分情况。你父亲当年被组织选中,执行一项特殊任务——接近并监视一位被怀疑有问题的知识分子。你母亲则作为支援。"
"知识分子?周秀芝?"
"不,周秀芝是另一个角色。"张守信谨慎地说,"具体细节,还是等到了仓库再说吧。那里有完整的资料。"
正当三人交谈时,赵国强的手机响了。是姐姐赵雅丽打来的。
"喂,姐,怎么了?"
"国强,你在爸妈家吗?"赵雅丽的声音听起来很紧张,"有两个陌生人来询问爸妈的事,说是爸爸的老同事。但我从来没见过他们。"
"什么样的人?"
"一男一女,五十多岁的样子。他们问了很多关于爸妈遗物的事,特别关心有没有找到什么文件或日记。"
赵国强看了一眼张守信和李伯,两人的表情都变得警觉。
"姐,别告诉他们任何事情。我马上回去。"
挂断电话,赵国强急忙将木盒里的物品重新装好。
"有人已经找上门来了。看来我们得加快速度了。"张守信说,"今晚我带你去仓库。"
赵国强深深吸了一口气:"好,我需要知道真相。"
赵国强蹲在地上翻阅着那本刚从箱子底部翻出来的日记,然而,当他读完第一页时,赵国强看着最后的那行红字,彻底崩溃了。
日记本"啪"地掉在地上,他双手捂住嘴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