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形象的万千标识中

市花无疑是最具魅力与内涵的符号之一

它承载着一座城市的

人文景观、文化底蕴与精神风貌

而在冰城哈尔滨

丁香花正是这样一张

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城市名片

一座城市与一种植物如何相互交融、共同成长,最终铸就“丁香之城”?记者带您探究这段丁香往事。

适合城市自然条件 暗合城市气质

哈尔滨与丁香花的渊源可追溯至一百多年前。彼时的哈尔滨还只是松花江畔的一个小渔村。那时候,暴马丁香、辽东丁香、红丁香这三个本土品种就已在此生长。后来,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量俄侨迁入,哈尔滨的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得以快速发展,铁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丁香品种。俄罗斯人喜爱丁香花,许多俄侨在房前屋后种下丁香。每到春末夏初,盛放的丁香花香气四溢,为哈尔滨增添了别样的城市风情。


丁香花能够成为哈尔滨的象征,与其自身的特质密不可分。哈市园林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丁香具有开花早、花期长,花形繁茂,花香清新淡雅的特点,且生命力极强,非常适合在哈尔滨这样的寒地城市街路和公园绿地中栽植。“丁香高雅的气质、迎寒报春的特点,既象征着哈尔滨人民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高尚品格,又暗合了城市热情浪漫、开放包容的气质。”

1988年,哈尔滨确定丁香花为市花

到上世纪80年代,丁香已成为哈尔滨市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绿化树种。据媒体公开的资料显示,到1988年,哈尔滨的丁香树近20万株,占绿化灌木面积的53% ,品种近11个,中山路、民生路等街道,兆麟公园、太阳岛等地,丁香随处可见,观赏丁香也成了市民夏日的休闲活动。


然而,多年来哈尔滨市花一直未有定论。为确定市花,自1982年起,哈尔滨市政府展开大量工作,组织专家论证,广泛征求市民意见。专业人士更是综合城市特点,将榆树作为市树、丁香作为市花备选,最终丁香以绝对优势胜出。


1988年4月12日,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正式确定丁香花为市花。同年10月,丁香花代表哈尔滨参加全国市花展览,从此成为哈尔滨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


市城管局园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国最北的省会城市,哈尔滨市近年通过引进和栽培耐寒、花型、花色各异的丁香品种,通过孤植景观树、组团、群植等种植方式,利用各品种不同花期,延长丁香花的整体观赏期,在兆麟公园、斯大林公园、古梨园、儿童公园、黛秀湖公园、丁香主题公园,更可鉴赏丁香花花海景观。


在花期方面,哈市丁香集中赏花期从“五一”前后一直可以延续到6月末7月初。5月初华北紫丁香、洋丁香和朝鲜丁香等陆续开花,5月中下旬小叶丁香、蓝丁香及关东丁香陆续开放,红丁香和辽东丁香5月底或6月初开花;6月开花为暴马丁香、金园丁香、北京丁香等。市民与游客可以欣赏到白色、粉色、紫色、黄色等多色丁香景观。


从百年前的自然生长,到如今满城繁花;从民间的喜爱,到官方的确立;从最初的品种,到众多独具特色的新类型,丁香花早已深深融入哈尔滨的血脉。数十年来,这张带着香味的城市名片,持续传递着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城市品格,也让 “丁香之城” 的美誉愈发响亮。

哈市丁香赏花点位和路线

(一)丁香特色街路

道里区兆麟街、丽江路、第五大道、上江街,道外区江畔路、红旗大街、东直路、宏伟路,南岗区征仪路、学府路、学府三道街、学府四道街、测绘路、和兴三道街、哈尔滨大街,香坊区三合路、民生路、健康路、赣水路,平房区友协大街,松北区松北大道、祥安南大街、翔安北大街、天元街,以及整个二环路、三环路沿线。



另外,道里区兆麟街重瓣大丁香,南岗区哈尔滨大街中间分车带里的金园丁香开黄色花,早于暴马丁香、晚于紫丁香;香坊区民生路的暴马丁香;松北区世纪大道、天元街丁香剪形球等都很有特点。

(二)丁香特色公园

丁香花作为哈市园林景观树木的一个重要品种,在哈市各城市公园普遍种植,公园整体景观主要是乔灌到地被植物的复式绿化景观,突出园林生态景观效果,四季景色各异;建园较早的公园内,丁香树龄大、独立成景,在兆麟公园、斯大林公园、九站公园、儿童公园、古梨园、西岗公园等都可以看到。

近年依托“丁香城”建设,陆续建成4个以丁香为主题特色的公园,包括道里区“群力丁香公园”、香坊区“丁香科技博览园”,平房区的“天池丁香园”、“百利丁香园”,另外还有一些丁香主题游园和社区公园。




道里区群力丁香公园


香坊区丁香科技博览园


平房区天池丁香公园


平房区百利丁香公园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霍亮

“哈报手机记者”:西门剑客 王贵伟

发哥 依然 包振峰 许哥 许朝宁 吉祥

编辑:刘奕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