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津区着力整合基层网格警务资源,积极推动“警格+网格”双向赋能、同频共振,形成了警力向网格延伸、要素向网格集中、服务向网格下沉、问题在网格解决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农贸城蔬菜区网格发生运费纠纷,请附近民警和网格员前往处置。”4月25日,江津区双福街道指挥中心正通过基层智治平台在线指挥功能调度附近力量前往纠纷现场。几分钟后,视频回传画面显示社区网格员、包联网格民警均抵达现场开展调解。
“通过融力量、融平台、融处置和一体掌控‘三融一体’机制,打通共治壁垒,推进多元共治,应对非警务警情更加专业高效。”江津区双福街道有关负责人说。
江津区积极探索建立镇街党(工)委统一调动处置工作体系,推动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整体入驻镇街基层治理指挥中心,选派骨干党员民警下沉社区大党委兼任副书记,将民警、辅警全员编入镇街平安法治板块并全覆盖包联网格,组建“政务+警务”指挥枢纽,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警网联动,形成信息互通、双向流转、闭环管理的运行制度,确保24小时实体化运行。
“四方井街33号5单元房屋位置有偏移,‘一标三实’信息核采不了,请重新定位。”
“刚才我送外卖经过重百步行街时发现你们正在寻找的失联老人。”
“没想到才给网格员说要为家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身份证,民警就马上上门办理了,真是解决了我们的难题!”
“通过‘网格吹哨、警格报到’机制,促成数据互联互通,织细织密‘警格+网格’,实现了‘1+1>2’的治理效能跃升。”几江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基层社区民警和网格员等社会治理力量分散、资源配置重复等问题,街道在整合现有力量的基础上,积极发动在职党员、志愿者、水电气讯等网格N力量,组建“社区民警+辅警+网格N力量”服务队,建立信息联采联通、场所联核联管、隐患联排联查、纠纷联调联处、事件联动联办、治安联防联巡“六联”工作机制。同时,又充分发挥网格力量“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和社区民警“懂法律、讲政策、会调解”的优势,全力推进警格网格融合,构建基层最小治理单元。
4月27日上午,江津区塘河镇通过基层智治平台接到公安情指行全民反诈指令,疑似雷先生受到了刷单返利类诈骗,建议见面劝阻。得知雷先生存在被诈骗的风险,镇指挥中心立即调度社区民警和网格员第一时间赶往雷先生居住地开展劝阻,成功让雷先生避免了财产损失。
“精准预警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关键环节,反诈预警劝阻指令在基层智治平台贯通运行以来,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反诈劝阻效率。”塘河镇有关负责人说。
“政务和警务工单警单双向互通,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端运行。”江津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基层智治平台与公安情指行系统横向串联、并轨运行,通过前端快速控制、中端协同联动、后端跟踪督办的“一体掌控”,确保民有所呼、警政有应,实现“风险一图预警,指挥三级贯通,警政协同联动,资源一体管理”。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江津区依托“警格网格融合”联动协同处置机制,推动警务110与基层智治两大平台无缝对接,实现全区刑事警情和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43%、45%,预警劝阻后电信网络诈骗被骗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张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