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李登辉上台后撤掉蒋氏父子的陵墓守卫,并且让人大肆破坏蒋介石的雕像,宋美龄得知后愤怒不已,连夜告知蒋家:“该实现蒋氏父子的遗愿了。”
蒋经国有五个儿子,为何将“总统宝座”交到一个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手中?蒋氏父子的遗愿又是什么?
1988年,台湾地区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李登辉,成为了蒋经国最中意的“掌门人”,正式担任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
众人对这一结果有些震惊,又似乎在意料之内……
蒋介石于1975年清明节去世后,蒋经国“斗倒”宋美龄,成为台湾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位的十几年间,他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接班人。
起初,蒋经国并未将目光转向李登辉,而是格外看重自己的儿子,蒋经国一共有5个孩子,长子蒋孝文、次子蒋孝武、三子蒋孝勇、四子蒋孝严、五子蒋孝慈。
蒋孝勇是蒋经国最疼爱的儿子,为人谦逊、彬彬有礼,孝敬长辈,但在政治方面并未有什么建树,而是更喜欢经商,从小就对经商表现出了极大的喜爱。
蒋经国明白儿子志向,因此并未想着让蒋孝勇成为自己的接班人,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对政治有着独到见解的次子蒋孝武身上。
蒋孝武是五个孩子当中,与蒋经国最为相似的一个,对政治有着不小的“野心”,且颇有几分见地和建树,只是后续发生的“江南命案”,影响十分恶劣,蒋孝武被牵扯其中,声名受到严重影响。
因为这件事情,蒋孝武被排除在“掌门人”之外,还剩下三个儿子,长子蒋孝文不学无术、赌博、喝酒倒是样样精通,对于这个长子,蒋经国早早就放弃了。
至于四子和五子,是蒋经国的私生子,根本“上不得台面”,因此,从一开始,这两个小儿子就被排除在外,几个儿子,没有一个堪当大任,蒋氏父子打下的江山最终又会落在谁的手上?
李登辉,一个外姓人,进入了蒋经国的视线,其实早在1972年的时候,蒋经国就注意到了李登辉,并对其十分欣赏,任命他为台北市长。
这是蒋经国重点培养李登辉的一个重要线索吗?或许并不是,毕竟当时李登辉还有得选择,只是对李登辉能力的肯定以及单纯的欣赏罢了。
1978年,李登辉被蒋经国任命为台湾省政府主席,蒋经国释放的信号,让众人明白,台湾未来真正的掌权人,不会从蒋家出,而是“顺从民意”。
这个时候,众人已经看出来了,蒋经国已经内定好了人选,正在对其重点培养,在李登辉成为台湾省政府主席6年后,他又被蒋经国任命为副总统,这也确立了李登辉作为蒋经国接班人的真正地位。
1988年1月23日,蒋经国病逝,宋美龄千里迢迢从美国赶到蒋经国的大直府邸,并商量一众善后事宜。
当时宋美龄的想法是反对李登辉成为台湾总统,但后续因为一系列因素,宋美龄已经远离台湾政坛多年,早已力不从心,自此,李登辉顺利成为台湾总统。
可以说,没有蒋经国的悉心栽培,李登辉不会成为台湾总统,蒋经国也应该是李登辉最尊重且最敬佩的人才是,可他却在蒋经国去世8年后,下令撤掉蒋氏父子的陵墓守卫。
守卫一撤,让本就风评不是很好的蒋氏父子遭受了一场“暴乱”,很多群众开始发泄心中愤懑的情绪,蒋介石的雕像也被大肆破坏。
这件事情影响很大,让远在美国安享晚年的宋美龄都听到了些许风声,蒋介石毕竟是宋美龄的丈夫,得知丈夫雕像被破坏,宋美龄很是愤怒。
思来想去,宋美龄立刻给蒋家人送去了消息,这才有了开头一幕,遥想蒋介石去世之时,身穿7条裤子,便可明白蒋氏父子的遗愿是什么了。
蒋介石老家有一习俗,漂泊在外的“游子”去世时要穿7条裤子,这样才能找到回家的路,魂归故里,可见,大陆一直是蒋介石想要回归的故乡,因为他的根就在那。
蒋经国深知父亲的遗愿,而他临终前的遗愿与蒋介石如出一辙,希望能够回到浙江老家,宋美龄此举也是想要帮助二人完成遗愿,对二人进行“迁坟”,让蒋氏父子落叶归根。
只是宋美龄也忽视了一点,李登辉上台后,早就对原本的蒋氏家族进行了“清洗”,真正有实权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即便他们想完成蒋氏父子的遗愿,也已无能为力。
信息来源:李登辉与国民党的恩怨情仇——华夏经纬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