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白宫记者会又爆冷门!
突然冒出一句“统一会很棒”,把台湾炸了个措手不及。
还没等媒体消化完,他又悄悄退让一步,更改对华政策。
操作堪称迷惑。
到底是策略,还是认怂?
白宫2025年5月12日例行记者会,特朗普突然蹦出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这对中国来说会很棒,对我们也很棒,也将对统一与和平都很棒!
这话一出口,在国际舆论场上翻起了巨浪。
美国各大新闻网站迅速上线解读版本。
而台湾方面的反应,堪称“秒级响应”。台当局火速澄清:“经了解,大陆与美方的贸易磋商并未提及台湾。”
不过岛内媒体和政界显然没那么放心,纷纷祭出“担忧论”,强调美方承诺“依然坚定”。这种反应,反倒让人嗅到一股心虚的味道。
有岛内媒体人冷静指出,台当局可能真被特朗普这句话“吓了一跳”,生怕北京和华盛顿在背后悄悄“做交易”,把台湾问题顺手捎带了进去。
不过从记者会现场看,特朗普说这话时,时而看稿,时而看似是即兴发挥,难以确认这段关于 “统一与和平” 的发言是原本就备好的讲稿内容还是即兴发挥。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 13 日回应称,特朗普此番谈到 “统一” 的发言 “明显针对的是美中贸易关系”,重申美国对台政策没有变化。
这边统一话题还在发酵,那边又冒出个更实际的问题。
有记者问:如果90天内谈不拢,是不是关税就要恢复到145%?
特朗普回答得利落:不会,但关税会大幅上涨。
145%那真的就是在脱钩了,因为没人会去交易。关税可以涨得非常高。
结果隔天就出现了更改,白宫突然宣布:把对中国小额包裹征收的关税从原本打算的120%降到54%。
一夜之间砍了66%,这操作让外界瞬间懵了。
前一天还摆出一副要“彻底脱钩”的架势,后一天就来了个柔和的降温。
这次中美联合声明里,美国方面宣布取消或暂停总计高达115%的对华关税。
取消91%、暂缓24%,但这115%本来就是特朗普政府自己加上去的。
毕竟年初他提出,要对800美元以下的“小额包裹”加征120%税或每件收100美元,一副要让中国电商“从此消停”的架势。
但问题是美国一年要处理十几亿件这种包裹,你让海关怎么搞?
人手不够、系统崩溃、选民抱怨,甚至快递滞留成灾,搞得电商卖家和消费者都跟着受罪,美国自己人先炸了锅了。
所以现在54%这个“中间价”横空出世,也是让大家能缓一口气。
与此同时中方也没闲着。
早在5月9日,也就是白宫透露降税意向的前几天,中国多个部门就联合开展了一波行动,重点打击战略矿产的走私出口。
到了5月12日,也就是联合声明发布当天,中方又进一步加强对稀土等关键资源的出口监管,明确从源头到出海口都要严控。
这招可不是普通的“环保整顿”,而是精准卡住了美国的“资源脖子”。
这时候问题来了,联合声明中提到,中方会暂停自2025年4月2日起的部分非关税反制措施,是不是意味着稀土出口要松口了?
答案是:并没有。
这次调整只涉及一部分中重稀土项目,用途基本偏民用,比如激光器、永磁体生产之类的。
关键不是税率,而是“许可证”——中方目前依旧对镓、锗、钨、碲等战略资源维持高压限制。对美国芯片产业、军工系统来说,这些东西比黄金还要金贵。
外交部对此的回应也很直接:“关于稀土出口政策,可查阅联合声明。”
声明里中方并没说要放宽什么许可,只说“双方继续协商”。
先是以矿产打击让美方感受到资源压力,再通过出口许可机制掌控战略物资出口阀门。
而在联合声明里,虽然表现出一定诚意,但该保留的牌一样不松手。
同样保守的还有美国,这次声明里,美方压根没提“芬太尼税”问题,也没松口芯片、光刻机等核心技术的出口限制。
一边谈降税,一边继续攥着技术封锁不放。
中方也很清楚这点,外交部直接表示:“应停止对华抹黑推责”!
除此之外美媒爆特朗普突然宣布与胡塞武装停火原因:短短一个月,几架昂贵无人机被击落,航母也挨了几下。
财政压力一来,美军行动陷入困境,只能暂时收手。
紧接着日本突然要求美方取消关税,谈了两轮没结果,态度反倒更强硬。
这还是特朗普发起关税战后,第一个直接提出要求的盟友,显得格外突兀。
特朗普刚刚和中方达成初步共识,立刻又把矛头对准欧盟,批评他们不公平贸易,顺带一句“比中国还难搞”,让场面更复杂。
更妙的是他又提到自己“促成印巴停火”,结果被印度否认,还准备反击美方的贸易措施。
此前美国才支持印度发展,这下气氛直接变冷。
就连美国前财长都承认,美方先让了一步。
这场谈判只是开场,后续怎么走,谁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