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是如何让特朗普屈服的? 法国媒体觉得,北京做对了四件事

中国这回可是给全世界打了个样!谁能想到,被美国贸易大棒抡了这么多年的中国,这回居然把特朗普逼得主动低头了?这事可没表面那么简单,法国媒体扒拉出来的四招杀手锏,招招戳中美国命门,愣是把"美国优先"变成了"中国说了算"。

要我说啊,这背后藏着的是二十年来全球格局的乾坤大挪移,更是中国把老祖宗"上兵伐谋"的智慧玩出了新花样。



2025年5月12日,中美在瑞士日内瓦发了一份联合声明,让全世界都为之松了一口气。

美国宣布取消91%的对华加征关税,暂停24%的“对等关税”90天,只保留10%的基准税率;中国也同步取消了相应比例的反制措施。

《法国世界报》评论说,这看起来像是双方各退一步,但实际上是中国用一套“精准组合拳”逼得美国不得不让步,可以说是中国的一次外交胜利。



法国《世界报》最近发了一篇标题为“中国是如何让特朗普低头”的文章,里面分析这场贸易战时,第一个提到的就是中国手里的“稀土牌”。

不得不说,这张牌打得相当巧妙,不急不躁,却让对手心里发慌。



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进行的这场反抗美国主导地位的斗争,在政治上是具有凝聚力的。大多数中国人都表示,尽管中国的以出口为主导的地区在关税战中付出了代价,但他们仍然支持北京当局的抵抗的立场。中国的外交也一再重申,决心“奉陪到底”。北京一直要求美国从零开始,进行更尊重北京的对话,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实施制裁前先谈判。



特朗普政府最后的王牌,就是企图借助关税威胁来拉拢其他国家,试图构建对华包围圈。但这一如意算盘也被中方的《不跪》视频无情打破。视频明确传达了一个信息:任何对美国卑躬屈膝的国家,最终都难逃被宰割的命运。

中国的这句"不跪",不仅仅是对美国的强硬回应,更是向全世界发出的庄严宣告。这充分表明,中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和信心来捍卫自身利益,任何想要通过威胁和讹诈来让中国屈服的企图,都注定要碰一鼻子灰。



这局棋,中国至少在四个关键地方出了招,而且招招都挺厉害。

第一张牌:点到痛处,“卡”你的命门

这第一招,就奔着对方的“要害”去了。啥要害?那些没有就玩不转的高科技、硬家伙制造里,少不了的稀有金属。

尤其是被称为“工业黄金”的稀土,我国在全球供应链里那是绝对的主力。导弹里、战机上、甚至手机芯片里,哪样不要它?所以,当北京这边放出点风声,说要更严格管管某些战略级、尤其跟军工沾边的重稀土出口时——这动静可太大了。



这不是简单地全掐断,而更像是一种精准的点穴。民用什么的可能还行,但那些美国军方和尖端科技特别依赖的,只要有一点点不确定性,就够华盛顿心惊肉跳的了。

想想看,美国下一代战机这些大项目,都得指望特定稀土“喂饱”才能造出来。万一链条断了或者不稳了,项目就可能拖延甚至停摆。这种潜在的战略损失,哪个大国受得了?稀土,就像一把悬在美国头上的剑,逼他们得掂量掂量,为了贸易摩擦跟中国彻底翻脸,值不值。



第二张牌:底盘够稳,还能转头找新路

贸易摩擦一来,中国对美出口肯定受伤,这是意料之中的痛。但中国经济的“家底厚”,市场实在太大了,加上朋友遍天下,硬是扛住了,而且还找到了新方向。

数据不会骗人。一边是对美国贸易额跌下来,另一边呢?中国跟“一带一路”上的国家、跟东盟、跟欧盟的贸易额却噌噌往上涨。



特别是电动汽车、太阳能设备这些新玩意儿,成了新的增长点。东南亚各国对“中国制造”照单全收,非洲对新能源车越来越喜欢,甚至一些中东哥们儿也大笔大笔地从中国下单。

这就是所谓的“东方不亮西方亮”,充分说明中国出口的东西越来越多样化,买家也越来越多,不是只盯着美国一家了。



再说,中国政府也及时拿出了应对招数,鼓励本来打算出口的东西转卖到国内,还推出各种政策刺激老百姓掏钱消费。这种一手抓国外新市场,一手深挖国内潜力的“双循环”策略,让中国经济顶着外部压力,依然能稳稳当当地往前走。



第三张牌:老百姓一条心,就是硬气

一个国家外面打硬仗,家里稳不稳太重要了。这回贸易摩擦,中国老百姓表现出来的团结劲儿,让不少老外都挺意外。

大家心里都明白,国家是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所以普遍理解并支持。就算有些做出口的小地方、小公司短期内是难受了点,但整体上,大家的心态还是挺平静的。



这种强大的“自己人”力量,让政府在外面谈判、博弈的时候,腰杆子挺得更直,手里有了更多能腾挪的空间。中国人骨子里就有那种“为国分忧”的劲头,还有“存点粮防饥荒”的忧患意识。

这种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让整个社会在遇到困难时,更容易拧成一股绳,共渡难关。你再看看一些西方国家,习惯了超前消费,手里没多少存款,物价一涨、货架一空,老百姓的抱怨和对政府的不满分分钟就能爆炸。



第四张牌:看穿你心里,知道哪儿疼

最后一招,也是高明的一招,那就是北京把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态和老百姓心里的小九九,琢磨得透透的。美国的领导人做决定,哪能不看民意,不看选票?

贸易摩擦一直搞下去,美国老百姓肯定跟着遭罪,物价会上涨,尤其影响他们日常生活。当超市里很多东西开始买不到,当港口的集装箱堆积如山,那些靠码头、靠卡车运输吃饭的人失业,这种经济压力很快就变成了政治麻烦。



尤其是一些选举时总是摇摆不定、哪边都可能赢的关键州,那里的选民对物价、对失业率变化最敏感不过了。听说连美国财政部自己内部,都担心过这关税长期搞下去顶不住。

所以,中国在想反制措施的时候,据说也特意研究了这些,力求让对方的痛感最大化,点到那些让美国政府最难受的点上,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愿意回到谈判桌好好谈。



结语

你看,这回贸易摩擦能暂时缓和,真不是一拍脑门的事儿。它里面包含了资源牌、经济牌、民心牌,还有对对手心思的精确把握。中国通过在这些方面有板有眼地出招,硬是给自己争取到了一个更有利的局面。

这盘棋还没下完,但中国这几步“变手”,确实给后续的走势,增添了不少值得我们好好看看的戏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