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网报道,前不久,中方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同为世界主要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近76年来,两国探索出相邻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树立了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的新型国家间关系典范。主席主席此访是一次深化友谊、团结合作之旅。
普京(资料图)
中方表示,很高兴应普京总统邀请再次访问俄罗斯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持续发展和深化中俄关系,是传承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应有之义,是双方彼此成就、促进各自发展振兴的必然选择,也是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时代呼唤。中方指出,80年前,中俄两国人民付出巨大牺牲,赢得伟大胜利,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
会议中普京表示,俄中始终同舟共济、相互支持,两国友谊牢不可破。我愿同中方保持密切战略沟通,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战略指引,共同应对国际复杂形势挑战,深化全面战略协作,维护两国共同利益,推动世界向公正、民主、多极化方向发展。另外,普京高度赞赏中方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客观公正立场,表示俄方愿不设前提条件开启和谈,希望达成公正、持久的和平协议。
普京(资料图)
中俄关系发展的逻辑非常清晰。它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进步的方向,也肩负着两个世界主要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时代担当。两国树立了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同时也不受制于任何第三方。二战结束80年后的今天,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团结还是分裂、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十字路口。在个别国家热衷于拉帮结派、挑动对抗的背景下,不因外部压力而动摇、不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的中俄关系显得尤为珍贵。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会谈,中俄方再次提到两国关系发展的牵头力量就是双方深入进行的能源合作。众所周知,俄罗斯在整个国际社会中一直扮演着能源出口巨头的角色,能源出口也是该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特别是在俄乌冲突发生后,俄罗斯被迫关闭了同西方国家的能源出口管道,而中国在关键时刻顶上也是对俄罗斯的救赎。当然我们这么做并不完全是为了帮助俄罗斯,也是出于我们本国的需要。中国当前正处于发展的高速阶段,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
普京(资料图)
另外,据上观新闻援引塔斯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1”频道记者赛义达·梅德韦杰娃和帕维尔·扎鲁宾摄制的纪录片《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普京·25年》中表示,国家总统的工作有许多难处,主要是工作负荷过大,日常生活不便,但工作成果弥补了这些不足。报道称,这位国家元首承认道:“有难处,比如日常生活(不便),工作负担重。可以直截了当地说,是超负荷工作。能留给亲朋好友的时间很少,但也有一些东西能弥补这一切。”
这一表态迅速成为全球媒体聚焦的焦点,也引发了各界对于俄罗斯未来政治走向的诸多猜测与深度探讨。在俄罗斯复杂的地缘政治与国际形势交织的背景下,普京的这一公开言论,无疑是让人们躁动的。长久以来,普京以其强硬的政治手腕、坚定的国家立场,带领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披荆斩棘,成为俄罗斯民众心中的主心骨与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