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来,中国拉美研究经历了知识移植、理论移植和知识本土化探索等三个阶段的生产范式。这种范式转变既反映了中国学术界对拉美认知的逐步深化和研究能力的不断提升,又反映了中国尝试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努力。当前中拉关系的愈益密切、新生代力量的整体性崛起,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疑将加快这一目标的实现。为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中国拉美学界亟须做好研究方法革新、理论体系创新、研究视角更新的准备。
长期以来,国际关系理论被美西方占据话语权,亚非拉等南方国家的声音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对于广大南方国家而言,发展问题是其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中心议题。具体看,拉美地区国际关系理论与其各阶段面临的国际和地区形势密不可分,先后涌现出依附论、自主理论等一批经典理论学派,对全球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拉丁美洲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聚集的地区。中拉双方不仅没有历史纠葛和根本利益冲突,还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相似的发展任务、经济结构互补性强等天然优势。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中拉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深入,中拉合作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媒体编辑:崔岑 程可心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