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清华大学经管和五道口通过邮件和短信通知,保研招生的硕士和直博项目夏令营批次正式取消!





前段时间闹得人心惶惶的清华推免改革事件,以此次夏令营停办为始,抽丝剥茧,逐渐揭开迷雾。

此消息一出,不少22级保研的同学直呼:22级吃尽黑利,天塌了!





且小编还注意到,邮件中提到了“接上级最新要求”字眼,由此可见清华此次变动极可能是教育部授意,以清华为试点,掀起推免改革的大幕。

另外,在某社交平台上也有同学po出向清华大学求真书院的求证,清华答复如下:



由于今年清华大学夏令营政策调整,我们不再安排考核形式的夏令营,不再进行优秀营员的认定。

由此可见,夏令营将逐渐失去招生功能,将仅仅保留宣讲、交流作用,保研夏令营考核,真的要跟大家说再见了

那么,如若取消夏令营招生批次的政策推广开来,会对保研er产生怎样的影响?同学们又该如何应对这次挑战?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一起聊聊!

夏令营批次,为何被取消?

实际上,夏令营仅做宣讲而无招生功能,并不稀奇。

以山东大学为例,2025届夏令营大部分院系都采用了线上开展的形式,只有宣讲活动,没有考核环节,因此大部分夏令营都不发优营offer,即便是设置有考核环节的夏令营,最终评选的优营比例也非常高,甚至全员都是优营,这导致山东大学的夏令营优营offer效力很低。

例如山东大学数学学院2024年夏令营拟计划接收营员130人左右,最终评选优秀营员110人;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夏令营拟接收营员30人,最终评选优秀营员39人,可以说是入营即优营。








▲图源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官网

小编也统计过山东大学40个院系所2023年和2024年的夏令营通知,发现半数以上的夏令营都采用线上的方式进行,并且这些夏令营大部分不评选优秀营员或者优营效力很低,这表明山东大学夏令营几乎没有人员筛选的功能,因此想要上岸山东大学的保研er主要要靠参加预推免。



那么为什么高校逐渐放弃了夏令营的招生功能呢?

小编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推免太乱了

——规范考核流程

实际上。夏令营从一开始就是各大高校的自主行为,并不属于官方的推免招生流程。就如同本科招生的“自主招生”一样,是高校自我宣传、争夺优质生源的设计。因此这也就是为什么,保研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夏令营阶段,

20%的人拿到了80%的offer。

对于很多本科院校背景一般、排名中游以及边缘的保研er来说,往往都在挣扎要不要参与夏令营,也是这个原因:大佬先拿了绝大部分offer,等到预推免、九推开始逐渐放手,鸽子链启动,后面的同学才能确定offer和去向。

学生想海,高校也不例外。因此夏令营优营名单越来越长,候补人选也越来越多,有时候双方都心知肚明“不是你的第一选择”,但已经拿到手的offer/学生,攥在手里也不会放出去。推免“互鸽互海”的乱象越来越普遍,无论对学生还是高校的信誉都是很大的考验。

因此,彻底取消夏令营铁offer和招生功能,也是一定程度上在把推免招生拉回正轨,招生流程缩短、时间紧凑,“互相伤害”的概率也能大大减少,推动学生和高校的选择天平都倒向保守的一边。

学生太多了

——推免扩招,不缺优质生源

保研名额连年上涨、考研报名人数及招生比例连年下降的背景下,相较于考研,保研已经逐渐成为了大学生们升学的主流选择。选择保研的同学越来越多,保研也越来越卷。大家卷绩点、英语都是小菜一碟,卷竞赛、卷科研,各种国奖金奖、论文发表的同学不在少数,对于高校来说,绝对不缺学生,因此他们思考的是如何提高生源质量,并留住本校优质生源。

今年留学局势欠佳,预计保研赛道会更加拥挤。清华在夏令营招生开启前也会对本校推免意愿进行摸排,预判今年推免的总体形势。



高校没钱了

——减少资源浪费

这几年恢复线下参营后,很多高校都会有针对参营路费、食宿的经济补贴政策,每年大家都能看到同学们晒出来的各大高校夏令营食宿及周边物料,有的高校豪华、有的则略显寒酸。



夏令营食宿条件一方面展现了该校的经济能力,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其招生的诚意,毕竟夏令营参营体验也是高校的一张招生名片。

如此一来,对于高校来说,举办夏令营势必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对于一些资金支持较少的学科来说,举办线下大型夏令营就略显吃力了,因此往往也会要求学生们食宿、交通自理。

而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招生的高校,最终要是被太多学生放鸽子,难免觉得“钱打了水漂”,因此还不如索性只保留预推免一次招生,无论是高校还是学生,都会更加珍惜这次机会。

取消夏令营考核,

对保研er有何影响?

对同学们来说,夏令营考核取消,未尝没有好的一面。

此前为了准备夏令营,很多同学需要在大三下半学期紧锣密鼓地复习,既要准备各种夏令营申请材料,及时进行投递,还要对各个夏令营的笔试,面试的考核进行提前准备。如果这段时间,一些同学的英语、科研、竞赛没有搞定,还要兼顾这些项目,再加上本身的课业和绩点压力,简直要化身六边形战士。

但一旦取消了夏令营招生及考核,大家的准备周期就更长,时间也更充裕了。

另外,线下夏令营招生还会花费一笔不小的支出,参营数量多的话,路费、食宿可能会贵得惊人,而是否能优营、优营效力有多高都不确定,也会成为大家不小的心理负担。夏令营取消考核或全面线上开展,同学们就可以选择是否参与,经济压力也能小一些。



但夏令营取消这件事,有利就有弊。高校既然取消了夏令营,压力就给到预推免和九推。相比夏令营3-7天的考核,预推免考核时间只有1-3天,而九推更是时间紧张。

时间有限的条件下,高校为了弥补夏令营的考核功能,势必会采用笔试等加试方式,考核时间短,且考试形式增加,如此紧凑的节奏对大家来说更是不小的挑战。

而且预推免的时间可能比夏令营的招生时间重叠更严重,到时候考试可能无法兼顾多个理想院校,只能从中严加挑选参加。

如果真的逐步取消,

保研er该如何应对?

保证拿到保研名额

无论招生方式如何变,保研名额都是最根本的入场券。招生规则再变,高校的招生人数也不会有太大改变,无非是我们抵达的过程稍显坎坷而已,目标就在那儿,努力做了准备的人肯定能够得到。

因此小编建议大家不要过于焦虑,此阶段先稳住最后一个学期的绩点,为保研加分做最后努力,才是重中之重,千万不要因为夏令营招生调整而乱了阵脚。越是混乱的情形下,能稳住自身的人才能更久地留在竞技场上,发挥出你应有的实力。

精准定位,一击即中

如果真的全面取消夏令营招生,那么对于同学们精准定位的要求就更高了。毕竟大家精力有限,机会也有限,早早做规划,提前锁定冲稳保院校,针对目标院校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提高上岸率。

精准定位的好处还在于最大化利用自身履历,一个合理的定位规划既能帮你“看山外山”、了解“人外人”,更能帮你有所突破,打破自身限制,勇敢地去够更高的天花板,不浪费你三年来的点滴辛苦和努力。

保持好心态,提高抗压能力

保研其实不仅仅是一场实力战,其实更是隐形的心态战,各大社媒平台上的保研er们都难免经历破防和自我怀疑的时刻。



其实,尤其是保研er一定要切记,保研是双方匹配的过程,即便考核结果不理想,它只代表你们或许没有缘分,而不代表你是没有价值的、差劲的。能拿到保研名额的大家,已经是佼佼者了。

因此大家不要把外界的否定当成对自身价值的否定,而去当作一场调整自身努力方向的有效的反馈,这样就会在保研过程中百毒不侵,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每年保研其实都会有所改革,23年名额分配情况变动、24年九推系统时间调整……每一年推免制度在改革、优化的同时,也是大家在随时代进步的过程。因此同学们只要专注于自我能力提升,随势而动,必能学有所获、所愿终圆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