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古
5月13日下午,足协官网先后发布了两则公告,一是征集2025中国之队男足国际邀请赛承办赛区的通知,另一则为18强赛第三阶段国足客场对印尼队的媒体报名通知。消息一出,引发了外界的广泛热议。
首先看这两个通知的基本内容:前者的参赛球队包括国足和其他3支外队,共4场比赛,时间初定为今年9月1日至9日,具体赛程及比赛时间待定;承办意向函截止时间是5月31日。后者明确国足客战印尼的时间是6月5日21:45(北京时间)。
公布18强赛的比赛时间,这没有什么好说的,知照一下,方便大众,乃职责所在。但提前4个月预告国足的邀请赛时间,我认为不是太合适,理由有二:
第一、国足若被淘汰,热身赛的意义会打折扣
18强赛8轮战罢,国足所在的小组积分如下:日本队20分(提前出线)、澳大利亚13分、沙特10分、印尼9分、巴林6分、国足6分。最后两场比赛,国足客场对印尼、主场对巴林。
现在的形势是,国足若胜印尼,保留晋级的希望,输则铁定出局。打平晋级概率非常小,因为即便末战胜巴林,国足最终与印尼同积9分,但印尼队现在的净胜球是负6个,国足则是负13,净胜球的巨大差距可能无法“抹平”。换言之,国足要想晋级,最后两场比赛至少必须击败印尼队,两战两胜最好。
但如上所说,邀请赛的申办截止时间是5月底,比国足与印尼队的比赛时间提前了几天。如果申请了,国足却出不了线,届时的难堪就很难用语言来描述了。真到了比赛那一天,国足将以何种状况(比如是否换帅、新帅是谁等等)参赛不说,能有多少球迷到现场看球恐怕也要打个问号,这应该是有意申办的城市不得不仔细琢磨的事情。
从通知来看,这是足协的年度计划安排,早就定了的。但制定计划时难道没有考虑过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吗?如果国足现在积13分、预定了晋级名额甚至有可能直接进军2026年世界杯,邀请赛的承办不必说肯定非常抢手,承办城市预计也会赚个钵满盆满。就像杭州承办18强赛中澳之战,有报道称单是票房收入就超5000万,推动直接消费超过1.5亿,预测为城市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约10个亿。
但如果国足不出线,一切就很难说了。4个月之后的邀请赛除了让这支球队亮相、再次接受球迷的“鞭尸”,还有别的意义吗?
第二、为何是国足而不是U23?
年初的《2024年中国足协工作报告》提出了2025年中国足协的11项主要任务,涉及到国家队目标的有4项:国足争取进入小组前四名、U23亚级亚洲杯进入决赛阶段的比赛、U20和U17亚洲杯打入世界杯决赛阶段。
现在的事实就是,后两个目标(即U20和U17)已经踩空。剩下的U23国足(现在的U22,主帅为安东尼奥),目前正在备战中。
此外,需要关注的两个时间节点:一是世预赛。如果国足能够晋级,第四阶段的比赛时间是9-11月的国家队比赛窗(每月各进行2场)。二是U23亚洲杯预选赛。此前有消息称,U23国足将以第二档身份参加5月29日进行的分组抽签,比赛时间是9月1日至9日。
我的意思是说,既然6月5日就可以定夺年度国字号四大目标是不是只剩下U23这根“独苗”了,9月份的国际邀请赛计划就应该作出适当的调整。
如果国足晋级、参加第四阶段的比赛,9月份的邀请赛可按原计划进行。反之,不如派U23国足参加。相应的,为了避免与预选赛冲突,邀请赛的时间改为8月下旬或者月底。至于邀请的外队,也以同龄球队比较好。
当然,如果现在就说安排U23国足参加国际邀请赛,也不妥当。万一国足晋级,会显得自己很没自信,还给人一种说“霉气话”的感觉。但如果不能晋级,这份通知就变成一个“提前预订”的尴尬。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申办函的截止时间略作推迟,建议改在6月5日(即国足出线前景明朗)之后。
(今日独稿,未经许可禁止以非本人名字转载!图片来自今日免费图片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