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界报道称,特朗普政府与中国方面的会谈中大幅降低关税,旨在缓解中美近期持续紧张的贸易局势并减轻全球范围已开始显现的经济压力。特朗普政府酝酿大幅下调关税并寻求稀土让步,周末中美磋商或意味着中美之间紧张的贸易关系迎来缓和契机。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设定的初步目标是将针对中国的关税税率削减至60%以下,美方认为中国可能愿意做出对等回应。



贝森特(资料图)

中美代表在瑞士碰面前一天晚上,特朗普突然在社媒上连发两条动态,要求中国对美完全开放市场,还说对华征收80%俄关税是一个所谓“合理”的数字。在中美会谈前,特朗普的这个表态显然不是什么积极的信号,估计是想再次玩他的“极限施压”老把戏,先放狠话拉高要价,再在谈判中“勉强让步”——他把对华关税从145%“打折”到80%,还美其名曰“合理”,看似“退让”,实则仍然远超正常贸易承受范围,压根没有会谈的诚意。

据悉此次谈判的主要诉求是将关税水平降至50%-54%区间,作为交换条件,希望中国能够放松对稀土的出口管制。美国似乎做出某种让步想以此换取我们的稀土管制让步。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在国防军工、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中国目前掌握着全球稀土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尤其是中重稀土的提炼技术,我们中国几乎形成了垄断。



特朗普(资料图)

不过中方在谈判前已明确底线:美国必须先撤销单边加征的关税,而非以“关税换市场”的交易模式。商务部发言人强调,任何谈判都需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打,我们奉陪到底;谈,我们大门敞开”。这种立场的背后,是中国经济韧性的支撑——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从2018年的19.2%降至14.7%,外贸伙伴多元化,而东盟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美谈判的涟漪效应已波及全球。

另外,在中美会谈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子讨论关税问题。他表示中国应该向美国开放市场,因为“封闭的市场不再管用”,如果开放了市场那么对中国的好处有很多。经济人士称特朗普所要求的“开放市场”就是类似零关税门槛贸易,对美国的所有产品都不加以进口限制,让美方大幅度增加对中国的出口份额。这也是特朗普一开始就追求的目标,他希望“美国货物能更多在中国出售”。然而分析却认为,特朗普对中国的提议是“不切实际”的,且是在漫天要价。



贝森特(资料图)

事实上,中方早就看穿了特朗普的底牌。据港媒报道,日前我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在谈及贸易战时表示,作为原则,中方不希望与任何国家发生任何形式的冲突,但与美方的贸易会谈,如果必须面对现实,中方不会有任何畏惧,有信心,也完全有能力克服困难。华春莹还强调,美方的贸易政策不可能持续下去。简单来说,经过近一个多月的交手,中方的结论是:中方既有底气更有能力应对美方挑起的关税战,但美方只是虚张声势,相关政策根本不具备持续性。

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是一贯的,美方想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要正视单边关税措施给自身和世界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正视国际经贸规则、公平正义和各界理性声音,拿出谈的诚意,要在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等问题上做好准备,拿出行动,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双方关切。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甚至企图以谈为幌子,继续搞胁迫讹诈,中方绝不会答应,更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