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雨水增多和气温升高
蚊虫开始大量繁殖
我们要关注一种疾病
——登革热
每年5-11月
是我省登革热的流行季节
尤其要注意预防
01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白纹伊蚊(雌蚊)
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2
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典型症状: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高热:突发高热(>39℃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部潮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
重症可因出血、休克或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导致死亡。
03
登革热是如何传播的?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当蚊子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蚊子体内繁殖,再通过叮咬传播给其他人。登革热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04
什么蚊子传播登革热?
在江门市,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是白纹伊蚊,体黑色,身有白斑,腿有白环,雌蚊叮咬人非常凶猛,叮咬后皮肤奇痒,叮咬处出现红肿、皮炎,抓破后容易出现感染。
白纹伊蚊的幼虫只能生活在水中,即使少量积水也可孳生。这也是它们一生中最脆弱的时刻,也是我们消灭它的最好时机。
05
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白纹伊蚊?
白纹伊蚊喜欢在小型积水中繁殖,常见孳生地包括:
居住环境:室内外的各种积水容器,盆景、莲花缸、抛弃的饮料罐、塑料泡沫垃圾、闲置的缸、罐、盆等。
自然环境:废旧轮胎、篱笆竹洞、树洞石穴、建筑反墚、街道供水管井、电缆沟井等。
其他场所:陶瓷厂、酱料厂、酿酒厂闲置的缸、罐、盆,建筑工地的小型积水,公园竹林、树林等植物小积水。
06
如何预防登革热?
目前,登革热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预防的关键在于清积水和防叮咬。
(1)清积水:在室内要定期清理花盆托盘、花瓶、水缸等容器中的积水,水生植物每3-5天换水,彻底清洗根部和容器内壁;在室外要清理废弃的轮胎、瓶罐、塑料袋等可能积水的废弃物。
(2)防叮咬:家中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外出至树荫、草丛、公园等户外阴暗处蚊子密集地方,建议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喷涂蚊虫驱避剂。
(3)灭成蚊:对于飞入家中成蚊,可使用电蚊拍、灭蚊灯、蚊香、气雾剂等杀灭。
让我们从清除积水做起
共同预防登革热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江门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