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部署在地面的雷达系统,由于地球曲率和周围地形因素导致的探测盲区问题,聪明的人们想到了将雷达探测系统安置在飞机上,于是空中预警机就这样诞生了。

在现代空战体系的对抗中,预警机扮演着极端重要的角色,要承担巡逻预警、战时指挥、信息互通等多项任务,是名副其实的“空中指挥所”。正是这样的重要性,让空中预警机成为了交战之时,敌军首当其冲务求击毁的目标。

老话说得好,“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战端一开自然要想方设法,率先干掉对方的预警机。不过,要想把预警机打下来,绝非一件容易的事。



有人说,那不对啊,预警机一般都是客机、运输机这样的机型改造而来的,基本不具备自卫能力,完全是一个“皮薄馅大”的目标。因为机体较大较重,设计时更多考虑飞得平稳,机动性是很差的。毫不客气地说,就算是上世纪的螺旋桨战斗机,论单打独斗也能轻松拿捏预警机。空战中击落一架预警机,有那么难吗?

还真就不容易!打个比方,预警机就好比运筹帷幄的军师,好比那坐着轮椅摇着羽扇的诸葛亮,全军上下都得打起一万分精神好好保护他,绝不可能让他亲自上阵跟张郃单挑,比一比谁的武力值更高。所以,预警机向来都不是独自行动的,特别是在战时,会给预警机配备足够的护航战斗机,并且预警机在战时部署位置相对靠后,远离危机四伏的空战前线。



要想突破预警机身前的带刀护卫们,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佳战法,便是利用具备隐身性能的第五代战斗机,规避预警机的探测,突进到敌方的预警机处在己方空空导弹的射程之内,按下发射按钮,就能够将预警机成功击落了。

可话又说回来了,目前世界上只有中美两国的五代机正式列装服役了,所以理论上讲,具备实施此种“斩首”预警机战法的,也只有中美两国的空军。其他国家要想具备这一本领,就得或购买或自研,先把五代机憋出来再说。



没有五代机该怎么击落预警机呢?超远程反辐射导弹则是另外的杀招。不论是地空导弹还是空空导弹,世界上的军事大国都在努力研制超远程的反辐射导弹。顾名思义,这种导弹射程更远,而且雷达反射面积小,极难被侦测。使用这类导弹,就不必依赖五代机突进一段距离再发射导弹攻击预警机,可以直接攻击预警机,并且有相当大的概率袭杀成功。

除此之外,先进的电子战飞机也是空中预警机的冤家对头。电子战飞机虽然无法亲自击落预警机,却可以干扰、侵入对方的通讯网络,对敌方的空中指挥系统实施网络攻击,使之成为“睁眼瞎”。



方法列了一堆,但是目前为止,预警机被成功击落的案例寥寥。1969年,美军一架EC-121预警机出外执行常规巡逻任务,没带护航战斗机,结果意外遇上了敌对势力朝鲜的两架米格21战斗机,人家二话不说一顿胖揍,机组31人无一生还。

美国不愿爆发更大的冲突,也只能吃了个哑巴亏。最近的案例,则是俄乌战争中俄罗斯的A-50预警机被乌克兰击落。虽然俄罗斯一度矢口否认,至今也都讳莫如深,但基本可以确定,这恐怕是预警机诞生以来第一起实战被击落的案例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