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毛主席是一个很无私的人。不管是面对家人还是朋友,在公事上他从不徇私。
新中国成立之后,有许多他的亲人想让毛主席帮帮忙,在政府里安排个职位,但毛主席都拒绝了,而且还怒斥了这些人一顿。
然而在1950年,毛主席却为一个人破了例,安排了工作……
毛主席的老师
这个给毛主席写信的人叫刘武,是湖南新邵县人,和毛主席算是同乡。他出生于1883年,比毛主席大很多,曾经教过毛主席的历史。
刘武出生的时候,清政府还没有覆灭,但天朝上国的梦已经被打破了。当时有的进步人士,已经意识到我国和西方的差距。
为了能减轻这些差距,全国的有识之士都开始想办法。刘武出生在一个商户之家,家境优越,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启蒙。
他和那个时代的人们一样,都走在一条不甚明朗的道路上。父母对他的期望很大,希望他将来能考中科举,入朝为官。
但他却认为,如今的朝廷没什么希望了,考上了科举也没什么用。
果不其然,之后朝廷废除了科举,他连个秀才都不是。但即便如此,他的父母对他的教育依旧很上心,坚决让他好好读书。
他本人也喜欢读书,在父母的支持下,他顺利前往日本留学。
当时的日本可是革命党汇聚的地方,孙中山、黄兴、蔡锷等人都曾在日本留学,日本还曾是同盟会的大本营。
也就是在日本的这段时间,刘武认识了革命党的这些人。他被孙中山的革命理念深深吸引了,于是义无反顾加入了同盟会。
或许是因为经历过戊戌变法的失败,所以他对维新派提出的那些方案都不看好。在他看来,想要推翻清政府,破除封建主义,只用温和的手段是没用的。
他对清政府毫不信任,还默默资助了革命党人一批子弹。从日本回国后,他决心要为国家做些什么。
虽然加入了同盟会,但他清楚自己不是打仗的料。他就是个书生,能做的也就是看看书,做做学问。但既然加入了同盟会,他就要为革命出一份力。
他决定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入手,既然自己只会读书做学问,那不如去做个老师教书育人。
就这样,他回到家乡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活。后来在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齐心协力之下,清政府终于被推翻了,民国也建立了。
但半路杀出个袁世凯,将革命的果实偷走了。而且袁世凯在当了大总统之后,居然想要重新当皇帝,将好不容易推翻的封建王朝重新建立。
师生之情
刘武作为经历过晚清的人,对封建社会深恶痛绝。得知袁世凯想要重新称帝,他在学校开始秘密准备反袁,并买到了一批枪弹藏在了学校。
此时的他已经是邵阳中学的校长了,这个中学在他的领导下,拥有了一大批思想进步的学生和老师。
所以当他在学校带头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时候,学生和老师们一呼百应。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反对袁世凯的话被传了出去,藏匿枪弹的地方也被发现。
他和负责藏匿枪弹的老师都被抓了,那位老师还被北洋政府害死了。
蔡锷得知他被抓之后,为他上下打点,才让他成功逃脱死刑,最后被判了15年。
不过袁世凯想要称帝的野望,最终在全国的讨伐声中破灭,他在无尽的骂名中死去。
袁世凯去世之后,他被释放,重新回到学校任职,并且还兼任了湖南第一师范的教员。
当时毛主席就在这里读书,他负责教毛主席他们的历史课。刘武是个对庄子很有研究的人,他讲起历史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穿插庄子的思想。
他上课不需要书本,历史好像就跟刻在他脑子里一样。那些枯燥的历史人物和事迹,在他的讲述下仿佛鲜活了起来。
毛主席对这个老师印象深刻,不仅是因为他的学识和谈吐,还是因为他们第一次上课时发生的事情。
刘武给毛主席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大家看到他都笑了。因为他穿着一身粗布长衫,腰上还系了一个粗布袋,看起来和一个老农民没什么两样。
在当时,教员可是一个十分体面的职业,大学教授更是社会上的知名人物。作为知识分子,他们对自己的外在也是很看重的。
当时正值中西文化对撞的时候,老师们要不穿西装打领带,要不就是一身儒雅的长衫,彰显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
像刘武打扮这么随意的,还真找不出两个来。
不过毛主席倒是没有小看这个新的历史老师。刘武一开口,毛主席就感受到了他和其他老师之间的不同。他在课堂上不仅讲历史,还会给学生传递革命思想。
毛主席很喜欢这个老师,刘武也很喜欢毛主席这个学生。
清正廉洁
毛主席不是死读书的人,他在读书的时候也有自己的思考。而且毛主席有才华,对革命的理解也很新奇,刘武很喜欢和毛主席讨论时事。
当时他就说,毛主席是个闹革命的好苗子。要是他和毛主席早点认识,一定要推荐毛主席去同盟会。
1918年,毛主席从学校毕业,开始了自己的革命之路。两年之后,刘武也开始走向政坛。
北洋政府当道的年代,政坛是很混乱的。基本上只要当个小官,就要想方设法剥削老百姓。毕竟很多人的官位,都是花钱买来的。
而他们买官的原因,就是想借此挣更多的钱。
因为当时的社会情况,很多地方自行设置各种税收。老百姓被压榨得苦不堪言,无数人因此家破人亡。
刘武入仕之后,先在衡山县任职。他不仅废除了当地名目繁多的税收,还裁撤了各种各样的厘金,并且严格约束当地官员。
他在任的时候,当地吏治清明,混乱的风气为之一肃。在他调任离开的时候,百姓们还给他做了两把万民伞,他还被百姓称为“刘青天”。
五四运动之后,赵恒惕要抓毛主席,当时刘武是警察厅厅长,这个任务就被交给了他,但他可一点都不想抓毛主席。
可他毕竟在赵恒惕手底下做官,也不能真的明晃晃违抗命令。所以他干脆找到了警察局长王建屏,让他通知毛主席赶紧逃走,等毛主席逃走之后他再去抓人。
他担任警察厅长一共三年,最后因为不满军人跋扈而辞职了。之后他仍旧返回教坛,继续自己教书育人的事业。
抗战爆发后,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潜心著书。在抗战爆发后的十年里,他不涉政治,不谈时事,只一心扑在著书上。
最终,他耗尽心血写出了《庄子集解内篇补正》一书。但此时的他年逾古稀,又因为做官时两袖清风而家无余财,拿不出钱出版此书。
无奈之下,他只能求助自己昔日的学生。他将书稿寄给了毛主席,并请求毛主席给自己安排一个工作。
一开始的时候,毛主席让他去找程潜。当时程潜是湖南省主席,有毛主席的推荐,给他安排一个职位并不难。
但他想去北京文史馆,继续自己的本职工作。
不过毛主席让他在湖南,他也觉得挺好。但在湖南等了半年之后,他的工作一直没落实,只能去北京找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恩师来了,马上派人将刘武安置好。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告诉自己已经将给他安排工作的事交给了李维汉,让他直接去找李维汉接洽。
在毛主席的安排下,他成功进入北京文史馆工作。而蕴含他十年心血的《庄子集解内篇补正》,也顺利出版,并被国家图书馆定为藏书。
毛主席一生公正无私,即便为刘武破例,也是让周总理专门安排人查了他的经历。
而刘武确实值得毛主席破例,不说别的,就说《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就是价值颇高的文化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