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道是因为天热了,还是大家减肥目标已经达成,小伙伴们一起点下午茶的频率变高了很多
我也没有脱离组织,甚至还会给大家加码,今天安排的茶点是超经典的:
港式菠萝包
身在广东或是爱看港剧的友友们对它一定很熟悉,这个包基本每个面包店都会有,烘烤时那种甜香,能把我的魂都勾走。
出炉之后还没完全放凉的时候,往中间塞上一块冷冻黄油,面包热、黄油凉,那种冰火两重天的口感,奈斯到家了。
港式传统酥皮配方里是有臭粉(碳酸氢铵)的,高温下急剧膨胀,就能自然形成好看的裂纹。
我做的时候用小苏打代替了,它更常见一些,出来的效果也很不错,一咬酥到心头。
面团部分我用了烫种法,开水将淀粉烫到糊化,能增加面团吸水量,烘烤之后整体口感会更松软一些,老化速度也更慢。
大家要是觉得一天之内做烫种和主面团有点赶,也可以提前一晚上将烫种处理好,效果是一样的。
份量:8个
烫种:
高筋面粉 20g / 开水 100g
主面团:
高筋面粉 260g / 细砂糖 45g
海盐 3g / 酵母 3g
鸡蛋液 42g / 牛奶 95g
烫种 90g / 黄油 25g
酥皮:
黄油 30g
细砂糖 30g / 鸡蛋黄 12g
低筋面粉 60g / 奶粉 5g
小苏打 2g / 海盐 0.5g
其他:
全蛋液 适量 / 冷冻黄油 适量
1、先提前制作烫种:碗中放入20g高筋面粉,100g开水冲进去,立刻搅拌均匀,让面粉充分糊化,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降温4小时以上
2、再来做主面团部分:面缸中加入260g高筋面粉、45g细砂糖、3g海盐、3g酵母、42g冰鸡蛋液、95g冰牛奶、90g烫种,低速搅拌均匀,中高速搅打8分钟左右,出粗膜后,加入25g软化黄油,继续中高速搅打8分钟。至能扯出均匀透光的薄膜,团圆,放入容器中,室温静置发酵一小时
3、接下来做酥皮:碗中放入30g软化黄油、30g砂糖、0.5g盐,搅打至发白后,加入12g蛋黄液,混合均匀,然后过筛入60g低筋面粉、5g奶粉、2g小苏打,混合成团后,放入冷藏静置1小时
4、1小时后面团长大2倍左右,手指沾上面粉戳洞,不回缩不塌陷,就发酵好了!拿出排气,分割成8份,团圆,盖上保鲜膜或是湿布,静置15分钟
静置结束后,重新排气团圆一次,有间隔地放入烤盘中,放入35℃的发酵箱中,二发至1.5倍大。(时间是随着天气,湿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发酵看状态不看时间)
5、冷藏好的酥皮均分成8份,滚圆后把酥皮放入两张保鲜膜中,擀压成薄片(一定要薄,太厚酥皮裂不开,或者裂不好看)
在发酵好的面包(轻压表面有回弹的状态)上盖上酥皮,刷上一层鸡蛋液,放入提前预热好的烤箱中层,上下火180℃,烘烤12-15分钟即可
拿出稍微放凉后,斜切面包不切断,夹上一片冷冻黄油即可。
自然裂开的纹路非常自然又好看,金黄色的酥皮泛着莹润的光芒,让我一看就馋。
往中间夹上一块冷冻黄油,立马就有港式茶餐厅那味了,配上一杯港奶,简直神仙下午茶。
要是想吃得优雅,可以备好刀叉,将菠萝包压一压,然后再切小块入嘴,仪式感十足。
如果是豪放派,大可像我一样,直接抓起就咬,薄薄的酥皮香到爆炸,面包组织喧软香甜。
有着余热的面包体夹着冰冰凉的黄油,每一口都是冰火两重天!
之前看到有宝宝在问,为什么菠萝包有些纹路是切出来的,有些是自然裂开的,这个算是台式和港式的区别吗?
其实咱们不能根据纹路去判断台式和港式,因为纹路切或是不切,都是看烘焙者的习惯。
区分二者应该根据口感去判断,偏酥松的是港式,也就是我今天这种;偏酥脆且粘砂糖粒的是台式~
不过平时也不用区分得太开,因为两种都好吃!
如果有其他疑问请在下方留言给我们
看到后一定尽力回复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