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医生这个职业还没有100%认知的时候,丛晓斌就做出要成为医生的100%认定,少年的他凭一腔孤勇认为自己将来100%会做医生。

一路上并非所有的窗户都向丛晓斌敞开,很多时候他都是摸索着前行。让他欣慰的是,人生重要时刻所做的选择,没有一个真正后悔过。

可能当时的一些举动,被视作爱折腾,丛晓斌如今回顾觉得:一切都值得。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有数。

舍弃头部三甲优渥环境赴德深造攻读医学博士

高三那一年,丛晓斌在当地医院做了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在手术过程中,他真实体会到医生是体面光鲜的职业,既受他人尊重,又能够帮助病人,给丛晓斌形成了相当好的第一印象。

那段时间,丛晓斌经常出入医院,感受着医院与自己格外融洽的氛围。二十年前的医院,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消毒水的味道,这味道对丛晓斌有种莫名的吸引力,他竟意外地特别喜欢闻。

人生还很懵懂的时候,就感受到这么奇妙的体验,丛晓斌冥冥中知道了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高考填志愿时,丛晓斌的职业选择异常坚定,他把临床医学作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依然是临床医学,不同的是换了个学校。



丛晓斌如今回忆说:“尽管当年对医生职业没有100%的认知,但我还是毅然决然做出了100%的认定。在报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后,我非常顺利地被录取了,自此开启从医生涯的起点。”

从同济医学院毕业后,丛晓斌进入全国头部三甲医院工作。工作期间,他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掌握了显微外科的必备技能和知识。此外,丛晓斌受邀参加了不少学术会议,认识了一些德国医学专家,见识到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前沿的学术观点。

长期交流互动中,丛晓斌意识到,国内医生无疑有很多看家本领,国外医生其实也有诸多厉害之处,双方如果互相交流学习,应该能取长补短。于是丛晓斌在心中暗做决定,有合适的机会一定要去国外留学。



后来,丛晓斌如愿被录取为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整形外科博士。然而真正面临抉择时,现实问题往往会被推到眼前,不得不慎重考虑。

因为原来的工作环境非常好,医院排名靠前,各方面几乎无可挑剔,如果这时去德国留学,意味着放弃现有的稳定轨迹,未来可能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丛晓斌有过犹豫,在家人不断地鼓舞和支持下,他最终下定决心去德国留学。

在这段留学生涯,除睡觉以外,丛晓斌绝大部分时间几乎都用在学习和实操,他经常最后下班,凌晨一两点钟才回到公寓,最终三年多后不负努力,成为炙手可热的最优等博士毕业生。丛晓斌坚定地认为,凭借中国人拼命三郎的狠劲,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回顾这段留学生活,丛晓斌风轻云淡地说:“虽然很累,但一切都值得。从最开始当医生学习无菌操作、医学知识,到后来缝合、处理伤口,再到切皮瓣、观察血运,每一次往前走一小步,都是为腹壁成形术这一大步做准备。因此,腹壁成形术是我用十几年的医疗经验训练得来的结果,而非出国留学后短短几年内学到。”

健康为基,美丽为翼探寻健康与美丽的平衡密码

有一句话说,整形医生是拿着手术刀的艺术家,也是形象魔法师。

丛晓斌亦非常认同,无论烧伤整形、缺损重建、鼻翼缺损、唇鄂裂等修复类的整形手术,或者身上的缺失组织经过整形手术后复原,都是把原来不美的东西变得好看,化平凡为神奇,本身就是艺术。

从这个角度看,腹壁成形术当然也是魔法。腹壁成形术神奇却并不神秘,它是兼顾修复和美学的手术,做腹壁成形的人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产后宝妈,另一类是减重后的人,这两类群体与腹壁成形术适配度很高。

腹壁成形术有两个形象的名字,一个是妈咪改造术,另一个是肚子拉皮术。顾名思义,它能处理肚子上的赘皮,通过吸脂把皮下脂肪厚度变薄。当然能做的还不止于此,还能实现腹直肌分离修复、筋膜提升,帮助腹部皮肤变得紧致,同时改善妊娠纹。

必须引起重视的是,腹壁成形术是四级手术,与常规美容手术不一样,腹壁成形术做起来比较复杂,涉及到肌肉、筋膜、脂肪和皮肤多个组织结构,要求医生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严格把控手术风险。



一直以来,丛晓斌对手术风险都特别关注。做腹壁成形手术,丛晓斌团队术前会精心准备,实施严格的面诊评估,对患者的腹部皮肤松弛程度、脂肪堆积情况以及肌肉松弛度进行评估,以确定手术方案,术后还要密切监护、精心护理,包括但不限于快速康复、斑痕护理等等。

在丛晓斌看来,求美者做腹壁成形术,是为了得到完美的效果,而这个手术不是一锤子买卖,并非做完就一劳永逸。哪怕术后也要控制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如此多方面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作为一名整形医生,门诊时丛晓斌经常会碰到一些求美者,一上来就要求做成马甲线或蚂蚁腰。丛晓斌当然知道爱美是人的天性,但看到求美者过度追求外表而忽视健康,他始终觉得美丽与健康要有所平衡。

丛晓斌就“美丽与健康”的话题展开来讲:“健康永远是第一位。一个人美不美是精神需求,健康是物质基础,追求美丽永远以健康为基础。如何平衡美丽与健康,我觉得健康应该占到90%,美丽占到10%,而不是健康和美丽各半。只有这样手术才有意义,如果牺牲健康换取美丽,这份美丽的代价太过沉重,是得不偿失的。”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有数

在整形外科之前,丛晓斌在手外科工作。手外科和整形外科看似两个专业,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外科的皮瓣、显微手术对做腹壁成形帮助很大,可以为整形外科手术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相当于给腹壁成形术提供了护身符。

手外科的优势发挥在整形外科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皮瓣切取与保护,腹壁成形术涉及到很多皮瓣的内容,包括穿支血管、皮瓣切取、皮下组织打薄和术后皮瓣血供的观察等。

其次在于显微技术,精通显微的整形医生,对缝合有独到的理解,缝合到哪个层次,镊子夹到哪个组织,脑海中有清晰的构思,会自觉地减少组织创伤,减少术后疤痕的形成。



最后是精细化操作意识,丛晓斌习惯戴头戴式放大镜,放大镜能把手术视野放大,让医生看得更清楚,在切组织时不会伤到旁边的血管,在缝合的时候能够一一对应。

然而彼时丛晓斌不会想到,将来自己会在腹壁成形领域做出非凡的成就,也不完全清楚手外科和整形外科之间的关联。

不过学习就是如此,起初学到的知识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并不知道互相有什么联系,当某天积累足够丰富,知识串在一起形成项链时,突然间恍然大悟。

在手外科做医生时,丛晓斌有很多渴望和想法,各种医学知识都想学一点,尽可能地把自己变成全能医生。而现在,丛晓斌更关注如何把手术做得更加精致,将技术发挥到极致。

从开始到现在,发生这样的思想变化,丛晓斌将它归纳为成长。不过没有变的是,他一直保持着强烈的驱动力,不断让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好。

在人生的成长路上,持续有动力保持前行,或多或少需要一点信念。支撑丛晓斌不断前行的动力,来自于曾经治疗过的所有患者的反馈,无论正面的反馈还是不好的反馈,推着他不停往前走。

正面的反馈让他觉得这件事情很值得,并愿意为每一位求美者努力,让她们变得更好;不好的反馈会促使他与团队讨论,如何进行技术迭代,以后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状况,从而帮助到更多的人。



丛晓斌结尾时总结:“很多时候我都是摸索着往前走,很幸运目前做的重要人生选择,没有一个真正让我后悔,不管是高考后的专业选择,还是参加工作的就业方向,或是德国留学前孤注一掷。可能每一步都有过犹豫彷徨,回头来看却走过来了。

我始终觉得,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有数。人生很多关键时刻和场景,恰恰是因为做出选择,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结果才比较好。就像那句话说的,相信相信的力量。”



丛晓斌

江汉大学附属武汉市第六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

学科带头人,留德医学博士。

擅长整形重建、腹壁成形、瘢痕、面部整形等,精通显微手术与精细化操作,多次创新改良并完成复杂整形重建类手术。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SCI论文3篇,参编、参译著作2部,参与国家级及市级课题研究各1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