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做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各自现代化征程上并肩前行,共同谱写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新篇章。”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之际,5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主旨讲话中表示。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在中拉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来自各领域的中拉青年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彰显中方对推动中拉关系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国自身发展和中拉务实合作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提供了广阔机遇,未来愿聚青春之力促进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驶入“快车道”。

  中拉合作是中拉关系深化的重要支柱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虽然相距遥远,但双方友好交往源远流长。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共同宣布设立中拉论坛。10年来,中拉论坛蓬勃发展,机制日臻完善,已成为增进中拉政治互信、促进中拉各领域合作的重要平台。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还提到,中拉双方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推动贸易、投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

  “中拉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是中拉关系深化的重要支柱。”古巴共产主义青年联盟第一书记梅维斯·埃斯特维斯相信,此次部长级会议将为促进中拉各领域合作、提升全球南方国家影响力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推动的合作项目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发展等关键领域注入活力,助力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拓宽发展空间。以智利为例,中国对智利的投资为推动智利可再生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智利共青团国际部部长阿曼达·罗萨斯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的“中拉交流合作渐趋紧密”的表述以及中国为推动本地区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并表示期待中拉未来可以继续深化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习近平主席讲话中多次提到“合作”这一关键词,令巴西劳工党青年团全国书记娜迪亚·加西亚印象深刻。在她看来,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近年来开展的多领域合作,正推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迈向更加自主、更加团结的发展道路。

  “中拉合作对于秘鲁乃至整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具有重要意义。”秘鲁国会议员、人民力量党青年书记罗桑格拉·巴尔巴兰指出,“中国不仅是我们的贸易伙伴,更是我们医疗和教育等关键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中拉合作的项目,不仅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也改善了成千上万秘鲁民众的生活品质。”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建第一工程公司巴西公司EDP阿克雷输电项目物资部主管侯杰既是中拉合作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以我所在的电力建设行业为例,中国的新能源技术促进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现代化光伏电站的建设,既解决了偏远地区用电难题,又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这些合作带来的变化是具体的、看得见的,也让拉美民众感受到中拉合作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

  愿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是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力量。2014年,习近平主席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宣布于2015年启动“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2015年至2024年,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组织实施千人培训计划,广泛邀请拉美国家政府、议会、政党、企业、高校、智库、媒体、社会组织等领域1000多名青年领导人来华,举办交流营、研修班、圆桌会、文明对话等青年交流活动,产生了积极广泛影响。

  5月13日,在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其中,民心工程包括中方在未来3年向拉共体成员国提供35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1万个来华培训名额等。

  “习近平主席强调做好中拉民心工程,是中方高度重视青年对外交往的体现。”中央团校国际交流处处长周小舟表示,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中拉合作系列举措,充分彰显了中国以务实行动推动跨区域民心相通、发展共享的大国担当。

  哥伦比亚总统青年事务顾问加布里埃拉·波索是“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培训交流营的一位参与者,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她收获颇丰。“参加‘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培训交流营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开阔视野的同时也了解不同社会的发展模式。”她期待未来可以继续参与更多中拉青年交流项目,与中国青年进行更深入的对话和合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瞳在“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培训交流营中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中拉青年朋友。

  “通过参与此项目,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拉美青年,从他们的介绍与交流中,感受了拉美的风土人情,也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同时,我也向他们介绍了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成就。”张瞳说,“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拉合作的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也激发了我在未来为中拉友好事业贡献力量的热情和责任感。”

  “青年可为中拉互利共赢、构建命运共同体贡献持久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郭存海对中拉青年交流活动推动中拉关系深化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此类活动为中拉青年提供对话平台,促进文化互鉴和民心相通,激发青年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潜力,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活力。

  在国网国际公司(国网派驻智利CGE公司高管团队)青年代表戴天天看来,青年是促进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桥梁”和“纽带”。她认为,中拉青年之间的各类交流活动和合作项目有助于促进双方青年的思想碰撞与合作创新,为中拉友好关系注入青春活力。

  青年对中拉关系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中拉已经成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其鲜明底色是平等相待,强大动力是互利共赢,胸怀品格是开放包容,根本追求是造福人民,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中拉青年普遍认为,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中拉在人工智能、网络空间治理、数据安全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对中拉关系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

  阿根廷坎波拉组织国际关系书记莱拉·瓜达卢佩建议,青年应当从多方面着手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成为双方合作的“桥梁”。例如,推动以知识转移为核心的双方科技合作;促进双方跨文化对话,构建和谐的双边关系等。

  罗桑格拉·巴尔巴兰同样对中拉友好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中国在新兴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我认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应与中国携手,培养更多本地科研人员。为此,我建议双方可以大力发展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等项目。”

  “习近平主席真诚的话语背后,是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坚定决心。”从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委内瑞拉执行代表陈飞深切感受到中拉友谊的坚不可摧。

  “希望中拉关系在本次部长级会议的推动下更上一层台阶。”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青年团全国书记格雷西亚·桑坦德表示,只有并肩前行,才有更强力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