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北方多省小麦产区遭干旱袭击。河南720万亩、陕西600万亩小麦受旱情影响。山西运城有村子为浇水出现抢水现象。



陕西西南部分麦田因重旱出现麦苗枯死。

正值冬小麦抽穗扬花关键期却缺水严重。

小麦植株比往年同期矮10厘米叶片发黄。

农户看着发黄的麦苗心里直犯愁。“麦收三月雨,立夏看苗情”这话一点不假。

现在田里干得裂缝,浇水车一天跑八趟。农业部门统计数据让人心头一紧。

春旱已造成部分地区小麦生长量不足。



最怕的是春夏连旱接着来雪上加霜。5月9日我国向澳加采购40万到60万吨小麦。这是为应对减产风险稳市场预期。

去年小麦进口超1000万吨今年只会更多。有村民说“水电费涨了也要浇,总比绝收好”。市场上开始出现小麦涨价的传言。

但专家说别慌,咱有粮食供应“定心丸”。国家每年增产过亿斤粮食是坚实后盾。粮食部门多次强调供应稳定有保障。

可旱情当前,到底该咋减少损失?黄淮麦区正推广“一喷三防”技术防灾。通过喷药防病虫害、干热风和早衰。

这法子省工高效,能促进小麦灌浆。但干旱缺水时打药,效果会不会打折扣?

有农技员提醒,喷液量得足才能见效。无人机喷药每亩3公斤以上才够均匀。现在多地水库水位低,浇水成大难题。



基层干部带着农户找水源打机井。

都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眼下抗旱自救和进口两手都得抓。

有人担心进口多了国内麦价会不稳。

但别忘了,咱主粮自给率一直很高。国际粮价波动对咱影响有限制。

市场短期调价正常,长期稳得住。“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老道理。只要咱自己把饭碗端稳就不怕风吹草动。

这次旱情也给咱提个醒:靠天吃饭有风险。



农田水利设施还得加大建设力度。

让“小旱小灾不减产,大旱大灾少损失”。后续走势咋发展?咱农民得盯着天气看。

农业部门也在密切监测旱情变化。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咱有底气应对。

各位老乡,你们那儿的小麦咋样了?面对旱情,大家都有啥抗旱好法子?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咱一起想办法。关注天气号,及时了解旱情和补救措施。*本文数据来自相关部门统计,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