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5月13日长沙讯 在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5月13日下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湖南省残疾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新闻发布会现场。
此次发布的残疾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涉及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就业、就医、人身财产权等多个领域,优质诉讼服务、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公益诉讼、矛盾多元化解等多种权益保护形式。
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打造无障碍示范法院,获得国家首批无障碍环境认证。张家界市人民检察院通过与人大代表、政府职能部门、残联组织等协作,推动景区、商场、酒店等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的全面整改,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营造了良好的融合环境。
在残疾人就业权益保障领域,长沙文某等11名聋哑人追索劳动报酬案中,援助律师发挥专业优势,创新采取“仲裁+调解”的维权模式,有效促成双方和解,较好维护了残疾人的劳动者权益。
据悉,2024年全省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1721件,为残疾人支付律师等代理法律服务费用近260万元,案件回访满意率达95%以上。办理减免收费公证490件;办理残疾人减免收费司法鉴定2527件,减免费用近100万元。
下一步,湖南将持续深化“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活动。包括开展助残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村(居)法律顾问深入乡村、社区和残疾人家庭,就近为残疾人提供劳动就业、婚姻家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站式”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指导律师协会探索成立残疾人权益保障专业委员会,开展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训练,提升残疾人公益法律服务专业化水平;利用全国助残日等节点,开展法治宣传和残疾人普法教育等,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减轻他们维权负担。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何纯 朱友芳|刘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