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骨重几两,定乾坤;命中几两,值千金。"
长安城外云雾缭绕的太极宫中,白发道人手持一架奇特铜秤,眼神深邃地望向前来问命的商客。
"贫道观公子骨重三两二,乃世间好命。"
商客面露喜色,正欲离去,却听道人又道:"《太上称骨经》有言:好命三两二,万金难买三两五。公子可知其中玄机?"
商客神色一滞,满面困惑。
太上老君所传《称骨歌》,自古便是道门秘术,以骨重定命格,以命格知祸福。其中,三两二与三两五之间,究竟相差何物?为何一个是世俗眼中的好命,一个却珍贵到万金难求?
大唐贞观十三年,长安城南十里外的终南山下,坐落着一座古朴幽深的道观------太极宫。观中的云游子道长已在此修行四十余载,精通《道德经》《黄席内经》《太上感应篇》等道家典籍,更得太上老君秘传称骨之术,能以特制铜秤称量人的命数。
云游子的秤骨秤并非寻常之物。相传为太上老君所赐,用黄金、玉石与五金精炼而成,刻有七十二道符文,能测人一生命数。道家《天机经》记载:"人生命数,尽藏于骨。骨轻骨重,定人祸福。"而《称骨歌》便是基于此理,记录了骨重从一两至八两不等的七十二种命格。
这日清晨,云游子刚做完早课,便闻山门外有车马喧嚣之声。只见五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停在观前,为首一人衣着锦绣,珠光宝气,正是洛阳巨富赵通。他身后跟着十余名随从,气派非凡。
"贫道有礼了。"云游子向赵通行礼。
赵通急忙回礼:"久闻道长称骨之术出神入化,特来请道长为我卜算命数。"
云游子不动声色,引赵通入内。待行完道门礼仪,云游子取出那枚青铜古秤,口念天罡咒语,手掐玄门印诀,开始为赵通称骨。
秤杆轻轻摆动,最终在"三两二"处停下。云游子眉头舒展,露出微笑:"施主骨重三两二,《称骨歌》有云:'三两二,贵人多助喜气欢,早年聚财万万千,中年福禄双全美,晚景儿孙绕膝前。'乃是上好的福命。"
赵通闻言大喜,捻须大笑:"果然如此!道长神术,赵某佩服。"说罢,取出十两黄金相赠。
正当赵通欲离去时,一位衣着破旧的中年男子匆匆走入道观。此人面容清癯,眼神却格外明亮,身上的布衣破旧却干净整洁。
"这是我的商队管事孙默,"赵通随意介绍道,"一直跟我做生意,却始终不得志,家境贫寒。他听说我要来请道长称骨,便也想来试试。"
孙默对云游子深深一拜:"晚辈孙默,冒昧打扰道长,想请道长为我称骨测命。"
云游子看了看孙默,又看了看赵通,若有所思。随后,他示意孙默上前,再次取出称骨秤。这一次,云游子的动作更为郑重,念咒时间也更长。
奇怪的是,秤杆起初摆动不定,像是在挣扎,最后竟稳定在了"三两五"的位置。
云游子面色骤变,目光中闪过惊讶、疑惑,最后化为深深的敬意。
"怎么了道长?"孙默忐忑地问,"是不是我的命数很差?"
赵通在一旁轻蔑地笑道:"孙兄,我就说你命不好,做什么都不顺,现在验证了吧?"
云游子却双手合十,向孙默微微躬身:"施主骨重三两五,乃是..."他忽然停下,转向赵通,"赵施主,您先回去吧,贫道与孙施主还有些话要谈。"
赵通满脸不解,但也不便多问,撂下一句"孙管事,事情办完速速回府"后,便带着随从离去。
待赵通走远,云游子关闭道观山门,将孙默引入后院一座偏殿。殿内陈设简朴,唯有一幅《太上老君炼丹图》挂于墙上,案几上点着一炉沉香。
"施主可知,《称骨歌》中有言:'好命三两二,万金难买三两五'?"云游子神情凝重地问。
孙默摇头:"不知。难道我这三两五比赵老爷的三两二还好?可我穷困潦倒四十余年,何来好命之说?"
"命数之说,非凡夫俗子所能轻易理解。"云游子叹道,"古籍《抱朴子》中记载:'世人皆知富贵为福,殊不知富贵乃恶业所感。'《太上感应篇》亦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赵通虽有三两二之命,看似荣华富贵,实则..."
云游子忽然发现自己说得太多,急忙住口,转而问道:"施主可是近日常有异梦,或感心绪不宁?"
孙默惊讶地瞪大眼睛:"道长何以知晓?我近半年来常梦见自己在深山古洞中打坐,有紫气萦绕周身,醒来后常有悟道之感,却又说不出所以然。"
云游子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果然如此!施主今年贵庚?"
"四十有一。"孙默答道。
云游子深吸一口气:"《称骨歌》中三两五一命,有一句关键预言:'四十二岁大变故'。施主明年恐有大变,此变非福非祸,关键在于施主如何应对。"
"何谓非福非祸?"孙默急切地问。
云游子走到太上老君画像前,沉思片刻后说道:"三日后是中元节,阴阳交汇之时。你可在午夜时分,独自来此,贫道为你详解三两五之命的真正玄机。"
孙默不解:"为何要等三日?为何不能现在告知?"
云游子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三两五之命,牵涉天机。《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如今时机未到,贸然泄露天机,恐怕会对施主有害无益。"
孙默虽满腹疑惑,却也只得答应三日后再来。走出道观时,他回头看了一眼,只见云游子站在道观前,面色凝重地看着他,目光中既有期待,又有担忧。
三日后的午夜,满月高悬。孙默按约来到太极宫,却发现道观大门紧闭,里面一片黑暗。他正欲敲门,忽见道观后山荧光闪烁,似有人影晃动。
孙默循着荧光来到后山,只见山腰处有一石洞,洞前云游子正端坐于蒲团之上,面前放着一本泛着金光的古籍。月光如水,山风如剑,给这一幕平添几分神秘。
"施主来了。"云游子头也不抬,轻声道。
孙默上前行礼:"道长,我如约而至。还请解惑,三两五之命究竟有何玄机?"
云游子指着身旁另一蒲团示意孙默坐下,然后翻开面前的古籍。孙默看清了,正是《太上称骨经》的原本,与道观中所见那简略版本大不相同,纸张泛黄,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奇特符文。
"施主可知,世人皆认好命是富贵荣华,是金玉满堂,是高官厚禄。"云游子慢条斯理地说,"可太上老君却在《称骨歌》中言:'好命三两二,万金难买三两五'。为何三两二是俗世好命,而三两五却价值连城?"
孙默摇头:"这正是我不解之处。"
云游子轻抚古籍道:"你可知,这《称骨歌》非寻常书,乃太上老君得道前,历经三千年修行所悟。其中蕴含天地至理,世间真谛。三两二与三两五,看似仅差三钱,实则天壤之别。"
"究竟何谓天壤之别?"孙默急切追问。
云游子目光如炬,射向孙默:"你那诡异的梦境,已然是天机示警。《道德经》有言:'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三两五之命,乃是------"
他忽然停下,望向天空中的月亮:"子时已到,天地气机转换之际,正是解密天机之时。"
云游子从袖中取出一张符纸,在烛火上点燃,符纸燃起五色火焰,照亮了洞口的山壁。孙默这才注意到,山壁上刻着一首诗:
"三两二命富贵全,三两五命价更千。 一为凡尘红尘客,一为清修得道仙。
何谓万金难买处?何为众人求不得?"
云游子指着诗文最后一句问道:"孙施主,你可曾想过,为何《称骨歌》云'好命三两二,万金难买三两五'?这三两五的命格,其玄机究竟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