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社会日益加剧的今天,如何通过日常饮食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近期,澳大利研究团队近期在《Nutrients》期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Wild, H.),探讨鸡蛋摄入量与老年人死亡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老年人适量吃鸡蛋或能延寿!



研究分析了ASPREE前瞻性队列中8756名老年参与者,依据鸡蛋摄入量将其分为从不/很少吃、每周吃1-6个、每日吃1个或多个三组。随访平均5.9年,期间1034人死亡。

结果显示,与不吃鸡蛋相比,每周吃1-6个鸡蛋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9%,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5%,但与癌症死亡风险无关;而每日吃鸡蛋的人,在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与不吃鸡蛋者无显著差异。

进一步分析发现,饮食质量中等和较高的老年人,每周吃1-6个鸡蛋,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33%和44%。对于患有和不患有血脂异常的参与者,每周吃1-6个鸡蛋,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7%和43%。

一、鸡蛋保护心血管的三大核心机制

1. 脂质代谢调节

鸡蛋黄中富含的卵磷脂是天然的乳化剂,其分子结构具有独特的"双亲性":一端亲水,一端亲脂。这种特性使其能够包裹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促进其通过肝脏代谢排出。

同时,卵磷脂作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好胆固醇")的重要原料,可提升HDL-C水平,加速血管壁胆固醇逆向转运。

值得注意的是,鸡蛋中的胆固醇(约186mg/个)对血胆固醇的影响远小于预期。有究指出,人体约70%的胆固醇由肝脏合成,膳食胆固醇吸收率仅30%-50%,且存在个体差异。对于大多数老年人而言,适量摄入鸡蛋不会显著升高血脂水平。

2. 抗氧化与抗炎

鸡蛋黄中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属于类胡萝卜素家族,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这些脂溶性色素能嵌入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损伤。

研究发现,每天摄入1个鸡蛋可使血浆叶黄素浓度提升28%,显著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硬化的早期标志)。

此外,鸡蛋清中的优质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A、E等营养素协同作用,抑制促炎因子(如IL-6、TNF-α)的表达。这种抗炎效应可缓解血管慢性炎症,降低动脉斑块形成风险。

3. 心脏功能支持

一颗鸡蛋约含0.6μg维生素B12(占日需量25%),这种水溶性维生素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关键辅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已被证实是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每升高5μmol/L,冠心病风险增加33%。通过促进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无害的甲硫氨酸,维生素B12能有效维护血管弹性。

而蛋黄中的维生素D(约41IU/个)则通过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心肌肥厚等途径保护心脏。对日照不足的老年群体而言,鸡蛋是重要的膳食维生素D来源。

二、如何科学吃鸡蛋?

根据ASPREE研究数据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70岁以上老年人:每周3-6个鸡蛋,平均每日0.5-1个- 合并高胆固醇血症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至每周3-4个,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建议暂时限制蛋黄摄入。

烹饪方式首选水煮蛋/蒸蛋羹:温度控制在100℃以下,避免高温煎炸产生的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避免生食:老年人消化功能较弱,且生蛋清含抗生物素蛋白,影响营养吸收。搭配膳食纤维:如菠菜炒蛋、杂粮鸡蛋饼,可延缓胆固醇吸收。

结语

从被误解为会升高胆固醇炸到如今的"护心良品",鸡蛋的"逆袭"印证了营养科学的进步。ASPREE研究为老年膳食管理提供了重要启示:在控制总热量、保证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适量摄入鸡蛋可成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低成本干预策略!今天你吃鸡蛋了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