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蛋
这两年的综艺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震荡”。于内,内容创新乏力,综N代占比过高且模式同质化严重,新题材节目难以突破流量瓶颈;于外,外部竞争加剧,短视频与微短剧以短平快的内容形态抢占用户时间,行业整体陷入增长停滞的失衡状态。
曾经占据流量高地的恋综赛道也震荡之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部分观众对“工业糖精”产生了严重审美疲劳,不敢再相信剧本化的恋爱。
然而在此背景下,腾讯视频《半熟恋人》第四季(以下简称《半熟4》)的强势破局却尤为瞩目。开播前吸引到Soul APP、屈臣氏、华为耳机、护舒宝、欧莱雅、趣多多6大品牌赞助合作,开播首日以热度53.91稳居骨朵网络综艺热度榜TOP1,豆瓣开分7.0分、微博开分8.6分,引发年轻群体情感社会向话题的讨论。
当一档综艺能同时承载个体的情感困惑与群体的时代焦虑,便具备了文化产品的公共价值。《半熟4》正是以这种“真实关系的全景扫描”,在娱乐属性之外构建起社会情绪的共振场,为行业提供了“破局重生”的实证样本。
多维度数据剖析《半熟4》的“超预期”
视频平台降本增效、长剧向短,内容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与此同时,综艺市场的招商困境也好似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品牌预算收紧、投放策略保守等多重压力下,大量综艺陷入“裸播”或仅有零星赞助的窘境,甚至不少头部综N代的招商品牌数也在同比腰斩。
但是令人惊喜的是,《半熟4》却在招商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赞助品牌 覆盖网服、本地生活、3c、美护、食品领域 ,既体现了品牌对《半熟4》综艺受众购买力的认可,也为整个综艺市场的 招商注入了信心。
而之所以能得到诸多品牌“力挺”,与《半熟恋人》IP的持续增值也离不开关系。播出期间,《半熟4》的热度峰值达到54.73,平均热度也稳定在52以上,连续多日登顶骨朵网络综艺热度榜TOP1,并长期位列灯塔、Vlinkage、猫眼、云合等多行业榜单热度前三,热度始终曲线平稳上扬,显示出极强的用户粘性与长尾效应。
在腾讯站内,《半熟4》首播当天便跻身平台热播榜,会员拉新贡献明显,收官周进入会员热度TOP3,成为拉动腾讯视频情感类综艺收入的重要引擎。
不仅如此,《半熟4》的传播声量也超过前两季。#、#咖咖真的把自己养的很好#、#梁田吃了5天胡允庭做的牛肉面#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全网热议话题总曝光量超26亿。#嗑上万有颖力像呼吸一样简单#、#胡允庭叫梁田姐姐#、#梁庭cp嗨我的老crush#、#半熟4好会爱人的一个女生#等话题也带动网友进行情感共鸣分享,形成了广泛讨论。
梁田与胡允庭组成的“梁庭”CP也凭借高话题度与情感张力成为本季核心看点之一。#超话热度增长迅速,登顶微博CP超话榜TOP1,#胡允庭为爱狂奔#、#梁田问出场顺序还是时机#等话题更是多次登上热搜。
其中,胡允庭为赴约狂奔的片段单日阅读量破亿,成为《半熟4》流量的核心驱动力。也可以说,“梁庭”CP的热度不仅体现在数据层面,更通过社会议题的延伸与观众的情感投射。
小红书上,节目嘉宾的互动持续牵动观众的好奇心。从胡允庭和梁田的“破冰式相处”,到夏梦婷与任嘉碧之间的高质量女性友谊,观众在“嗑糖”之外,更关注情感背后的人格张力、价值选择和心理成长。这些都指向《半熟4》群像叙事的强共鸣感,以及对真实情绪的细腻捕捉。
基于这些优质讨论和评价,《半熟恋人》IP的口碑在这一季重回巅峰,豆瓣评分稳定在7.0分,微博话题情感指数高达8.6,远高于同类综艺。这一季节目再次激发了观众的参与感,形成“内容生产—社会讨论—模式迭代”的良性循环。
可见,无论从哪一维度的数据反馈来看,《半熟4》都处在今年恋综赛道高位,有着强受众好感度。随着本周收官内容的释放,节目还将不断出圈。
打造“恋综+友综”新范式
《半熟4》的创新有温度
《半熟恋人》IP作为曾经搅动国内恋综赛道的第一条鲶鱼,打破了当时赛道内的模式同质化,为后续各大平台高频输出恋综提供了想象力。如今,综艺市场又一次迎来破局时刻,《半熟4》的出现自然承载了业内外更多的期待。
而在这一季节目中,不难发现《半熟4》的创新不仅体现在选角策略上,还体现在叙事模式的改进中,做到了令观众眼前一亮。
例如,节目开播时,知名主持人梁田的加入就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的轰动,有些网友会疑惑为何梁田选择参加恋综,担心其“身份感”过强可能割裂整体氛围。但是随着第一期各嘉宾职业小片的曝光,《半熟4》的选角逻辑逐渐清晰起来。
前湖南卫视主持人梁田辞职转型自由职业,设计师夏梦婷奔赴各地开启旅居工作模式,建筑工程师苏咏豪转行咖啡馆主理人,艺术管理专业毕业的任嘉碧从传媒行业转行金融研究员……他们的这些选择不仅是个人生涯的转折,更呼应了后疫情时代“数字游民”、“附近重建”等社会思潮的转变。
《半熟4》借由这些嘉宾的人生故事,映射社会情绪,让观众在多元职业叙事中重新思考“三十而立”的定义。从高压职场中抽离,到寻找生活节奏与心灵共鸣的平衡点,节目将“恋爱”置于更加宽阔的社会坐标里展开书写。
另一方面,《半熟4》并没有为了节目效果而刻意制造对抗,反而在弱化戏剧冲突,转而捕捉琐碎日常中的情感张力,利用“生活流剪辑”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和参与感。
骆俊帆对夏梦婷的“断崖式暧昧”,让许多观众意识到沟通成本与情感表达失衡之间的深层困境;胡允庭后期突然决定“离开”,也在无声中戳中了不少“姐弟恋”现实中的不确定性与压力;而侯成杰和任嘉碧之间的异地恋挣扎,更是一种现实情感的真实映射。
《半熟4》的成功源于其跳出了传统恋综的“甜宠公式”,以真实为锚点重构内容逻辑。上述案例无不来源于真实生活,都是当代年轻人遇到过或可能会遇到的感情问题,人人都可以在这档综艺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面“镜子”。
基于“生活流剪辑”,《半熟4》的“友综”属性同样具有亮点。在跨年夜,嘉宾们在小屋里聚餐、玩游戏,让许多观众回想起了曾经的大学宿舍时光;任嘉碧和夏梦婷在节目之外成为了挚友,常常在社交平台的互动;骆俊帆更是成为了《半熟4》的“笑点担当”,整个节目的氛围非常融洽、和谐和自然。
包括张晨溪生日那天,苏咏豪借口拿酒,悄悄把颜行和夏夏做的生日蛋糕带到了影音室;骆俊帆和郑玮颖故意“吵架”制造惊喜,引张晨溪去影音室庆生;梁田和胡允庭送的“张老师的碗”、任嘉碧和侯成杰送的“寿比南山”围巾,都是用心挑选的生日礼物。
综艺群像的意义也在这一天有了具像化,就像侯成杰引用的《速度与激情》里的那句话:“我在这没有任何朋友,我在这只有家人。”《半熟4》的嘉宾们,真正过成了一家人,
不少观众也在弹幕感叹:“这才是人和人相处的样子。”“这一季封神了!看到爱情友情群像最美好的样子。”“30+的人生阅历非但没有磨平她们对爱的渴望,反而让她们愈发懂得如何坚定地爱自己、温柔地爱他人。”肯定这种叙事模式给观众带来了“爱情+友情”的双重治愈。
如观察室嘉宾陆虎所说:“《半熟恋人4》重新定义了恋综。”这种“恋综+友综”的创新,更证明:当镜头聚焦人与人的连接,无论爱情或友情,都能成为治愈大众的温柔力量。
《半熟4》从“娱乐快消品”转型“社会议题载体”
判断一档综艺是否已经被“养成”,需要从数据、口碑、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和IP延续性等多方面进行考量。就像市场上的恋综并不少,甚至可以做到一年365天不断档,然而能被观众记住且持续期待的却不多。而《半熟4》如今能在一众同类型综艺里脱颖而出,离不开其独有的内容优势。
节目受众定位上,《半熟4》始终聚焦30+年龄段的半熟人群,他们相较于20+恋综的“心动至上”,更强调自我认知与完整人格结合下的成熟恋爱观。
其中,多位嘉宾转型自由职业的经历,恰好映射了当前30+人群在职场与生活平衡中的真实困境。咖啡师、主播培训师、平面模特等嘉宾职业的多样性,则展现了“轻熟人群五颜六色的生活”,同时强化了同层级受众的代入感、参与感。
用户粘性强上,《半熟4》不仅呈现恋爱过程,更探讨了30+人群的自我成长与亲密关系经营,将“成长”作为恋综的底色,建立起一种内容与观众之间的持续性情感链接。例如,张晨溪分享读博期间的年龄焦虑、郑玮颖平衡职场与生活的松弛态度等,都在引发观众的人生思考。
而在综艺最重要的招商环节,《半熟4》吸引到6大品牌持续加码,通过节目触达高净值受众。对比第一季无招商开播的起点,如今《半熟恋人》IP的商业合作规模已然实现显著提升,证明节目在市场中的品牌号召力持续增强,具有更强的商业变现潜力与长线发展能力。
与此同时,嘉宾节目外的真诚营业也在持续打动网友。在Soul APP上,嘉宾发布录制期间的心情记录并查看心动对象的发帖,能够更直观感知对方的情感波动。小红书、微博上,梁田的深夜手写信、侯成杰关于“楚门世界”的独白等内容,也补足了正片未呈现的情感细节;豆瓣上,关于回避型依恋、救赎型付出的情感模式讨论,还进一步强化嘉宾情感选择的社会意义。
《半熟4》嘉宾的这些主动表达,既打破了传统恋综的封闭叙事,形成“正片+衍生内容”的情绪闭环。观众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也因受到节目触动而发布真情实感长篇小作文。有网友写下千字长评回顾自己30+恋爱经历,也有人通过剪辑混剪方式为节目“续写支线”,实现情感表达的共建。这种嘉宾与观众的情绪双向奔赴,使得“半熟空间”成为一个具有乌托邦气质的情感共同体。
不难发现,《半熟4》已经从“娱乐快消品”转向“社会议题载体”,以“人生叙事”替代“恋爱游戏”。除了上文提到的多个热议话题,节目还精准切中“旷野派”与“轨道派”的碰撞,职业转型案例挑战了传统观念上的“三十而立”;对抗社会时钟的集体共鸣;职场身份对情感关系的影响等,均在观众中引发持续性探讨。
面对恋综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半熟4》通过减少剧本干预、弱化竞争逻辑、回归情感自发性的叙事逻辑等创新,向观众证明了真实叙事对“综N代”生命力的激活作用。最直观的一个表现是,相较同期其他同类型综艺而言,《半熟4》的热度、招商能力和大众口碑都更胜一筹。
拥有强辨识度的《半熟恋人》IP一直在升级成长。这一季里,“嗑糖”依旧有趣,但群像、治愈也是同样重要的两个关键词。《半熟4》是一档恋综,但其涵盖的意义却又不仅限于此,越来越多的人在“半熟”中找到了情感投射,对自身进行着梳理和思考。
《半熟4》在盘活恋综市场的同时,也在为行业树立一个新的恋综行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