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做过一项调查研究。
他们向数百位企业家、科学家、明星等不同领域的社会名流发放了一张问卷。
让这些成功人士分别列出,什么因素对他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结果显示,“良好的心态”被绝大多数人列为最重要的因素,占比高达80%。
心态变了,你的态度、习惯和性格都会改变,最终你的人生也会跟着改变。
在我看来,一个人最好的心态,乐观是标配,知足是高配,无所谓是顶配。
01
乐观是标配
命运无常,生活多舛。
每个人都难免会经历暗夜,有一段苦不堪言的过往。
乐观豁达的人,纵有再多困难,不轻易沮丧;纵遇再多麻烦,也不轻易感伤。
蔡澜曾在书里分享说,他大学毕业后,一度找不到工作。
那段时间,他居住在廉租房里,每天靠领救济金生活。
换作别人,可能早就崩溃了。
蔡澜却整天乐呵呵的,没公司雇佣他,他就一门心思扑在写作上。
几年后,他接连出版了好几本畅销书,一举走红。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他是如何走上作家这条路的?
他笑眯眯地说:“我能够成功,是因为我总是笑对人生,相信幸运女神会眷顾我。”
一个人如果消极处世,纵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令他颓然溃败,终日愁眉不展。
可对乐观的人来说,即便遭遇滔天巨浪,也能从容应对。
很喜欢漫画家朱德庸说过的一句话:
“微笑面对一切,人活在这世上就是一口气,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只要我还笑得出来,我就赢了这场人生。”
对于生活的种种暴击与不顺,最好的心态是保持乐观。
特殊时期,杨绛先生被下放到农村。
作为一个世家小姐,很多人都觉得她肯定不适应农村生活。
可杨绛一来到乡下,便脱掉鞋袜,与村民一起挖井,污泥弄了满身,她哈哈大笑。
打好井的那天,她还特意买来烧酒和果糖,为大家开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庆功宴。
那时,她被剃掉了半边头发,但她并没有因此感到苦恼。
她反而打趣说,小时候羡慕弟弟剃光头,洗脸可以连带洗头,这会我至少也剃了半个头,羡慕的事早晚会实现。
当时与杨绛一同下放的同伴回忆:“你看不出她忧郁或悲愤,总是笑嘻嘻的。”
诗人汪国真说: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
真正能打垮一个人的,往往不是糟糕的经历,而是糟糕的心态。
常怀一颗乐观心,笑对跌宕人生,再难熬的坎,也能找到一丝甜,再难过的关,也能找到一处乐。
不管发生什么事,记得告诉自己:
一切都会过去,好事自会发生。
正如佛教的一句话:“即便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夜我也要在园中种满莲花。”
02
知足是高配
《庄子·逍遥游》里写道: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鹪鹩在深林里筑巢,有根树枝就够了;偃鼠在河边喝水,喝饱肚子就满足了。
动物如此,人又何尝不是一样,纵有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纵有广厦万间,夜卧不过七尺。
人生本不苦,苦的是索求太多;人心本不累,累的是永远不够。
幸福不在别处,就在你身边。知足,就是幸福。
央视栏目《感动中国》曾报道过“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的故事。
解放战争中张富清九死一生,屡次荣获战功。他却尘封功绩 60 多年,直到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事迹才被发现。
他们一家人住在年久失修的宿舍房里,共20多平方米,三张床挤了两个大人、四个小孩。
过去40年时间里,左邻右舍都对房屋做了翻修,他家还是老样子。
墙上淡黄色的油漆斑驳脱落,石地板被磕出不少小坑,客厅里摆着一张磨损的沙发,厨房里厚实的铁锅架在简易的煤气灶上。
有人问他幸福的秘诀,他回答说:和过去一比,和牺牲的战友一比,就觉得很知足,很幸福。
仔细想想,其实我们都是幸福的人:
一来,生活在太平盛世,没有受战争之苦;
二来,衣食无忧,有衣穿,有饭吃;
三来,身体健康,家中无病人。
这样的日子怎么不是幸福呢?
真正的知足,不是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而是感恩拥有的东西。
《亲友书》中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
贪求太多,只会活在无谓的痛苦之中。
不断给欲望做减法,给幸福做加法,知足常乐,人生才能平和安宁。
03
无所谓是顶配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学会无所谓。
无所谓,不是冷漠,而是看透;不是逃避,而是释然。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碰到一些不友好的人。
如果事事计较,处处较真,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
记得有次采访,一个记者问作家冯唐如何看待外界对他的评价。
他轻飘飘地回道:“那些评价,好的坏的,关我屁事,都是他们的事。”
的确,人这一生想要活得自在,就要有些“关我屁事”的勇气。
没有人可以阻止别人的评价,但你可以选择不听。
当你内心足够坚定,外界的言论不过是一场过眼云烟。
贝聿铭当年负责卢浮宫重建时,因为设计风格过于前卫,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当时的报纸上,几乎登满了对他的攻击、诽谤和谩骂。
甚至有设计师当着众人的面对他冷嘲热讽:你这是什么破玩意,看起来像块廉价的石头!
面对这些如潮的责难,贝聿铭却一不回怼,二不解释,三不诉苦。
为什么呢?因为他压根没把它们放在心上。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因为外界那些铺天盖地的恶评,影响过自己的心情。
弘一法师曾说:你越在意什么,就会被什么折磨,万事从心起,看淡一身轻。
如果有人轻视你、嘲讽你,不要太在意,因为那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他对你的认知偏差。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不在乎任何事情,不在乎任何的眼光,不管别人对你的态度如何。
往后余生,用无所谓的态度,面对人世间的所有风雨和恶意,以无所畏的精神,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哈佛心态课》中写道:心态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能给予你源源不断的能量。
成长的路上,没有完美的生活,只有更好的心态。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不断调整心态,来应对生活的坎坷崎岖。
让我们用乐观驱散阴霾,用知足收获幸福,用无所谓摆脱羁绊。
如此,生活才会回馈你温暖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