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前瞻(公众号:robot_pro)
作者许丽思
编辑漠影
机器人前瞻5月13日报道,今天,海康机器人在深圳举行了机器视觉新品发布会,涉及工业相机、2.5D视觉、3D视觉、VM算法平台、智能相机等多款新品及方案。
机器视觉产品在多个工业制造领域应用广泛,比如汽车行业、3C 行业、光伏行业、锂电行业、半导体行业、金属加工行业等,能够提升产品生产效率、检测精度与质量,增强生产线的灵活性,还能替代人工进行远程监视,提升生产的安全性。而在机器人领域,机器视觉能够赋予机器人更精准的环境感知与交互能力,让其执行更加精细和复杂的任务。
成立11年以来,海康机器人的业务涵盖了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及关节机器人。其中,针对机器视觉领域,海康机器人已形成了涵盖全系列工业相机、智能相机、智能读码器、立体相机、视觉控制器、算法平台、镜头及相关配件的产品布局。
截止去年4月,该公司已成交客户有150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数量有200多家,成为国内头部机器视觉产品和平台提供商。
海康机器人副总裁张文聪提到,机器视觉行业自2012年后,随着3C、锂电和光伏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叠加国产化的替代浪潮,迎来了快速的发展期。
但是近几年来,机器视觉行业增速明显变缓,一方面是地缘政治冲突的不断升级、贸易摩擦加剧以及产能过剩导致,另一方面则是新技术进展不及预期,比如工业质检推进相对缓慢。
而想要突破行业增长瓶颈,张文聪认为,首先要让机器视觉渗透进更多行业中,目前机器视觉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3C、光伏、锂电和汽车等行业,在传统制造的行业中的应用偏少。对此,海康机器人近来在木工、食品加工、金属加工等行业展开探索,已初见成效。
其次,机器视觉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带来新的市场增量,比如大模型技术、计算光学技术以及柔性检测方案有望突破工业质检的难题,打开机器视觉行业的天花板。
▲海康机器人副总裁 张文聪
一、推出第三代工业相机,平衡性能、功能、丰富度
面对趋于成熟、饱和的市场,以及不断分层的用户需求,海康机器人标准产品线推出第三代工业相机CT系列,具备更强大的平台与技术架构,更丰富的软件功能,更灵活的产品扩展,可实现性能、功能、丰富度的平衡。
相机目前具有Mini、Base、Pro、Max四个版本;其中,Pro及Max版本相机创新性地采用多光谱融合技术、精准温控设计策略、IP67防护等级设计,可适应多种应用场景。
基于去年发布的高速线阵2.5D视觉检测系统,海康机器人这次推出穹顶光2.5D视觉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去除样品表面的漫反射干扰,还支持多种接口、多种分辨率的产品,同时优化了软件协同机制,集成度高,简洁易用。
例如,在复杂金属工件缺陷检测应用中,工件通常表面复杂,存在高低差,干扰缺陷检测。穹顶光2.5D视觉检测系统能均匀覆盖视野范围,获取不同高低面的缺陷检测。
针对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海康机器人还发布了高分辨率相机和高速相机。前者主要满足显示面板行业不同显示分辨率的需求,后者匹配半导体、锂电等行业不断提高的检测需求。
二、开发工业视觉大模型,推出功能更强大的算法平台
在算法方面,海康机器人开发了工业视觉大模型,该大模型具有百亿级基础数据、亿级工业数据,推理耗时小于100ms,普通显卡即可部署推理。该公司还针对机器视觉应用特点研发了图像分割、目标检测、OCR、读码等通用任务大模型,以及针对行业和场景化的行业场景大模型。
另外,因为边缘学习对硬件要求更低、样本数更少、训练更快,非常适合应用在组装检测、物料计数、产品完整性检测等应用。对此,海康机器人开发了边缘学习分类、边缘学习检测、边缘学习OCR等算法。
围绕大模型、边缘学习 、软件交互、平台优化等,海康机器人还推出了一系列AI产品:
首先是VM算法平台5.0,集成工业视觉大模型与全系列边缘学习工具,面对复杂场景采用大模型,面对简单场景采用边缘学习工具。此外,VM5.0还在软件交互、算法功能、二次开发方面进行了提升,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VM5.0目前已经完成内部测试,将逐步对外开放测试。
海康机器人将VM的部分功能与智能相机相结合,提高相机的应用灵活度,新推出SC5000X、SC2000X系列,产品矩阵更加丰富。
AI智能读码器作为软硬件结合的代表性产品,今年从算法性能、光学照明、自动调谐安装配置、配套客户端等各方面持续提升产品易用性,推出了IDMVS5.0客户端和ID2000XM。
三、3D视觉机器人引导技术升级,多款RGBD立体相机亮相
海康机器人3D视觉主要聚焦于3D高精度测量和3D视觉机器人引导两大应用领域,以相机硬件加算法平台软件的整套解决方案赋能生态。
在3D视觉机器人引导应用方面,海康机器人对激光振镜立体相机的技术方案进一步扩充,推出单线扫描结构光、投影结构光等技术方案,以更全面的视野覆盖、更高的采集速率和更加细腻的成像质量,扩展了相机的场景适应能力。
海康机器人此次发布了基础系列、Ultra高分辨率系列、Turbo抗环境光系列、DPS超小体积系列、焊接专用型号等多款RGBD立体相机,适配用户在多种场景下的选择。
Robot Pilot机器人视觉引导平台软件,是海康机器人推动各行各业向机器人自动化升级的另一核心产品。RP机器人视觉引导平台也迎来了新升级,RP V2.2实现了算子功能优化、调试可视化及实施工具闭环,提升软件应用自由度、调试效率和交付实施标准化。
在高精度测量方面,海康机器人将3D激光轮廓传感器DP4000系列的部分设计同步到了DP2000和DP3000系列中,从而提高成像质量、帧率和易用性。
与产品搭配使用的VM 3D算法平台也优化了算法功能、效率和内存,能够充分满足各行各业的3D测量和检测需求。
结语:推动机器视觉生态建设,行业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张文聪谈道,公司将长期坚持生态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生态合作伙伴计划;同时每年举办全国性的机器视觉设计大赛,推进产教融合,为行业培养人才。
即便近来机器视觉行业增速趋缓,但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金属加工、板材加工、医疗、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应用,将有望为机器视觉打开全新的想象空间。
对此,在新行业应用拓展方面,海康机器人将聚焦从“0到1”的工作,重点围绕基线方案构建,技术难点突破和样板点打造,进一步将获得的能力赋予合作伙伴,由合作伙伴来完成“1到N”的推广复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