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传来一个让中国体育圈炸锅的消息。
曾经放话“要培养100个世界冠军”的李永波,突然辞职了。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转身就跑去了马来西亚,包下200亩荒地,当起了榴莲农夫。
“国家队教练跑去种水果?疯了吧!”
但如果你了解他的人生,就会明白:
这个倔了一辈子的东北汉子,从来只按自己的规则活。
1962年,大连工人家庭出生的李永波,从小就是个“问题儿童”。
他小时候练过武术,学过跳舞,唯独对球类运动着迷。
李永波在打羽毛球上天赋很高。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就被选入了辽宁省羽毛球队。
然而,省队教练第一次见他直摇头,“个子矮,脾气臭,根本不是打羽毛球的料!”
因为性格固执,再加上身高问题,他两次被省队退回。
可把他大哥急坏了,大哥心想,这么好的苗子可不能就这么废了。
于是,大哥亲自上阵,每天带着他早起锻炼,拉伸身高、练习体能,哪里不行就补哪里。
大哥的这番苦心没有白费,李永波回归省队。
1984年全国联赛,他硬拼两个多小时,干掉福建队主力,给辽宁队立了大功。
回来后,李永波成为了主力选手。
接下来的两年,他更是势如破竹,连续获得全国单打和双打冠军。
1984年,他与田秉毅联手,在世锦赛男子双打中摘得亚军。
三年后,他们为中国赢得了首个男子双打世锦赛冠军,从此成为了羽坛的新秀。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俩人那可是拿奖拿到手软,先后夺得六次国际赛事的冠军。
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伤病也越来越多。
1992年,带伤参赛的李永波,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坚持到最后。
他赢得了宝贵的铜牌,从此结束了他的运动员生涯。
“别人越说我不行,我越要干出个样子。”
这股狠劲,贯穿了他的一生。
刚退役的李永波,面临两个选择,他却选了最难的一个。
国外球队开百万年薪挖他,他却接了国羽这个“烂摊子”。
1993年,正是中国羽毛球队最艰难的时期。
人才断层,新老交替出现了大问题。
老将们纷纷退役,新队员又难以担当大任。
整个队伍士气低迷,在赛场上连连失利。
李永波在接过这个烂摊子后,就放出豪言。
“我要培养出100个世界冠军!”
这话一出口,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在吹牛,根本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儿。
李永波上任之后,立马就实施了他的“魔鬼训练法”。
他制定了非常严苛的训练计划,他的改革简单粗暴。
早晨6:45训练,迟到一次罚停赛;女双队员接不住球就别吃饭;奖金和世界排名挂钩,直接激励队员。
虽然暴力,但效果立竿见影,提高了队员的积极性。
然而,1994年中国羽毛球队在比赛中表现惨淡,一个冠军也没拿到。
大家对教练李永波的能力开始质疑。
李永波决定从不被重视的女双项目入手,亲自做陪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艰苦训练后,奇迹出现了。
1995年,在苏迪曼杯羽毛球赛上,中国队捧起冠军奖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洛桑奇迹”。
这场胜利,所有人都对李永波刮目相看。
最经典的画面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葛菲与顾俊这对黄金搭档,在羽毛球女双项目中摘得桂冠。
她们成功为中国羽毛球队拿下首枚奥运金牌,创造了历史性突破。
这些成绩都是他用“魔鬼训练”硬啃下来的。
这枚金牌,让中国羽毛球队在世界羽坛上扬眉吐气。
此后,李永波带领着中国羽毛球队走向巅峰。
1998年,女队成功摘得尤伯杯桂冠;
2004年,男队时隔12年再度捧起汤姆斯杯。
中国羽毛球队终于实现了“大满贯”。同时包揽了苏迪曼杯、汤姆斯杯和尤伯杯三项大赛的冠军。
在李永波执教的24年里,中国羽毛球队共培养出92位世界冠军。
勇夺18枚奥运金牌和43枚世锦赛金牌。
凭借这些辉煌成就,李永波成为了中国羽毛球界的传奇人物。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998年,国羽内部“暗流涌动”。
队友李矛带头发起联名举报,指控李永波“克扣奖金”。
虽然后来查无实据,但裂痕再也无法弥合。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双队员于洋/王晓理因“消极比赛”被取消资格。
所有矛头,都指向李永波,他被指责管理不善。
面对争议,他的回应很直白。
“竞技体育只看金牌。要是心疼队员,不如去跳广场舞。”
2017年,55岁的李永波,突然递交辞呈,卸任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
他说:“在竞技场上,金牌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但这么多年下来,我真的累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卸任后的李永波跑到马来西亚,扛着锄头种起了榴莲。
为了种植成功,他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种地也带着冠军标准。
引进“树冠分层法”,让每棵树日照均匀。
亲自试吃上百个榴莲,糖度低于35%的直接淘汰。
包装印上92枚金牌图案,取名“冠军牌”。
如今,“冠军牌”榴莲已经创下了“百万销售记录”,这可是对李永波最大的肯定。
妻子谢颖笑他:“比带国家队还较真。”
这个曾为他放弃工作的女人,如今陪他在榴莲园里看夕阳。
李永波的成功,离不开那个默默支持他的妻子谢颖。
他们俩在辽宁省体育训练基地相识。
那时候,羽毛球队和艺术体操队共用训练场地,让他们有了互动的契机。
从那以后,他们的感情逐渐升温。
李永波为了追求谢颖,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他得知谢颖的父亲喜欢足球,就让在沈阳的铁哥们帮忙。
时不时给岳父送几张球赛门票,赛后还和岳父聊比赛,让岳父对他刮目相看。
李永波曾写过一封长达九十八页的书信,洋洋洒洒超过万字。
他们相恋八年,1991年终于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谢颖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成为李永波事业发展的重要助力。
如今,60岁的李永波和谢颖,两鬓斑白,但感情依然恩爱如初。
虽然李永波去种榴莲了,但他对羽毛球的热爱却从未减少。
他成立了一家羽毛球俱乐部,继续培养羽毛球人才。
去年有网友在吉隆坡偶遇李永波。
白发多了,肚子圆了,但提到羽毛球眼睛还发亮。
“俱乐部刚收了批孩子,有几个苗子不错……”
或许就像他种的榴莲,外壳扎人,内里却甜得浓烈。
这个执拗了一生的男人,终于学会与自己和世界和解。
本文作者 | 柠檬雪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淡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