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内,美国劝和电话打了无数个!印巴全都不买账

在印巴两国长达几十年的历史纷争背景下,克什米尔一直都是双方争夺焦点。

没想到的是,最近印巴突然爆发的冲突,没多久后又陡然“冰封”,双方发布声明达成全面停火协议,对于为何会有如此戏剧化的转变,外界议论纷纷,特朗普率先抢下功劳,声称是美国48小时内打了无数个电话的原因,那真相到底是什么?

(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宣布印度与巴基斯坦达成一致,决定全面停火)



1、印巴突然全面停火!

据央视新闻报道,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在一次记者会上正式宣布,印度与巴基斯坦已达成停火协议。当日,巴基斯坦外长达尔也发表声明,确认双方同意立即停火。

虽然这个协议暂时缓解了局势,但许多专家对其持谨慎态度,认为这只是南亚地区持久冲突中的一个短暂间歇,毕竟克什米尔问题依然悬而未决,这一地区始终可能重新成为冲突的焦点。

我们知道,自1947年印度与巴基斯坦从大英帝国独立而分治后,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之中的克什米尔就像一颗不定时的炸弹,深埋于南亚这片焦躁的土地上。时至今日,印巴围绕克什米尔的争端已导致数次全面战争和多次军事冲突。

除了宗教、民族主义冲突等原因外,克什米尔的战略意义也使问题变得格外复杂。其地处战略要塞,是印度次大陆通往北方的重要门户,而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也是印巴两国争相控制该地区的重要原因。

(印巴交火背后有很多复杂因素,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便是其一)



2、印巴停火,或只是短暂的平静

尽管联合国安理会早在数十年前通过第47号决议,建议在克什米尔进行公投以解决归属问题,但这一建议从未被付诸实行。印度坚称克什米尔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巴基斯坦则主张按照联合国的决策来解决争端。

如今,随着新一轮冲突的迅速升温,全球再次聚焦于这一地区,不禁令人担忧:克什米尔究竟能否迎来真正的和平?从过去几周的激烈交火到达成停火协议,这一切究竟只是短暂的平静,还是预示着新的开始?

答案尚不得知。然而,一个明确的事实是,假若不加以有效解决,这片地震频发的区域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全球的焦点,引发不可逆的历史性灾难。

正如美国智库威尔逊中心南亚研究所所长迈克尔·库格尔曼所说,协议是在紧张局势的顶点仓促达成的,各方对其理解不同,印度似乎并不热衷于推动更深入的谈判。换言之,这种历史恩怨使得当前的停火不过是漫长冲突史中的短暂插曲,新一轮冲突或袭击事件随时可能爆发。

(美国方面坚信,印巴之所以突然停火,主要是因为美方的斡旋)



3、美国揽功劳,印巴全都不买账

那么,印巴冲突为何会陡然从爆发又转变为停火,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这主要与5个因素有关。首先就是国际社会的斡旋。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美国。很有意思的是,就在印巴达成全面停火协议后,特朗普第一个跳出来,直接将所有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他表示,这背后离不开他、美国副总统万斯以及国务卿卢比奥的努力,若没有他们48小时内打的无数个电话,印巴也不会这么快停火。

然而,这真的完全是美国的功劳吗?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印巴全不买账。

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表示,印巴之间的直接沟通,才是促成停火的关键因素。他透露,巴基斯坦军事行动的总负责人直接联系了印度方面,双方一致同意停止陆海空所有军事行动。

同时,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特别感谢了中国,强调无论何时中国都在巴基斯坦困难时期提供支持。

(印巴激烈交锋期间,数架战斗机被摧毁,这在某种程度上让印度意识到战争的严重后果)



4、印巴突然停火,背后有哪些原因?

当然,印巴突然停火背后,还有其他原因。

比如战争的惨烈后果让双方意识到,继续对抗难免会导致更多无法承受的损失。据悉,在冲突爆发后,双方皆动员海陆空三军,向对方的基地发动狂轰乱炸,巴方更是展现出不惧战斗的姿态。

其次,过去几次印巴冲突,印度大多站在优势地位,而在此次交锋中却处于劣势,一上来就被接连摧毁5架战斗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战斗过后,印巴都发布声明,声称自己“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或许意味着,他们已经达成了自己的部分目的,此时停火并不亏。

最后,核威慑的存在也是促成此步的重要考量之一。印巴两国各自拥有相当数量的核武器,这意味着,任何全面战争都有可能以灾难性的方式演变。因此,在战火愈演愈烈之际,双方最终选择了退让,以期望找到能够共存的平衡点。

总之,即便就目前来说,停火协议似乎修复了一些表面问题,但深层次的矛盾和隐患仍然存在,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