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在你脑海中是什么样子



是指挥交通时身姿笔挺的交警

是办理案件时眼神犀利的刑警

是在社区服务中笑容满面的社区民警

或许,他们还有另一面



可无论角色如何改变

他们永远有一个不变的担当

今天,让我们通过民警和辅警的三个小故事

见证可以“变换角色”的

藏蓝担当

一 · 为了你

我还可以是“手电筒”

近日

一位81岁的老人走失

大兴分局长子营派出所

立即组织警力开始查找老人的踪迹

从下午找到了天黑

几个小时过去

依然没有进展



副所长冯亮决定

“将搜索范围扩大,路上找不到就去林子里找”

夜晚的天空伸手不见五指

“那也不能放弃,必须要找到!”



冯亮与战友们心中的信念没有丝毫动摇

没有灯,就打着手电筒

透着射出的那束光一点一点地找



此刻

民警牵挂老人的心

汇聚成一束束光亮在树林中仔细搜寻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终于,民警在一棵树下

发现了坐在地上的老人



“大爷,我们送您回家!”

民警用厚实的肩膀

背起老人返回派出所

直到家属赶到

激动地握着民警的手,说

“还好有你们!”

手电的光能照多远

或许穿不透整片山林

却能点燃绝望中的希望

警察的守护

是暗夜中的一束光芒

是寒风中的一件外套

是“迷途再远,我接你回家”的约定

二 · 为了你

我还可以是“搬运工”



上周五

西城分局西单大街派出所

接到一位老人的求助

民警张一龙和同事张杨赶到现场后发现

原来是老人三轮车的链条断了



经了解,老人子女出差在外

这几天由他负责接送孙子上学

这辆三轮车是他每天都会用到的交通工具

现在车坏了

爷孙俩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民警二话没说

准备送爷孙俩回家

但老人准备上车时

眼睛却止不住地看着那辆坏在路边的三轮车

“这车放在这没事吧……”

“要不我还是慢慢推回去吧……”

老人颤颤巍巍地说



民警便主动问老人

“您是不是惦记它啊?放心,我们帮您把车送家去!”

原来,共情的民警已经看出老人心中的不舍

“上年纪的人对自己的物件儿都有感情”

事后张一龙回忆道

“咱们要把人和心一起送回家”



于是

民警把爷孙俩送回家后

换了一辆更大的警车返回现场

把这辆三轮车,也是老人的牵挂

送回到老人身边

老人感动地说

“我心里踏实多了,感谢咱们北京警察!”

一辆三轮车

载着老人的惦记

也系着民警的牵挂

他们送人、修车,不是因为力气用不完

而是因为

“群众在乎的,再小都是大事”

所谓警察的“搬运”

搬走的是困窘

搬来的是风雨中的一个安心

三 · 为了你

我还可以是“大力士”

前不久的一个晚上

天空下起小雨

海淀分局治安支队女辅警陈洁

在下班回家途中偶遇一起交通事故

一辆轿车不慎将老人撞倒

老人的双腿被车轮卡住无法动弹



在老人的脸上

已然分不清是雨水还是因疼痛而留下的汗珠

陈洁见状立即跑上前查看情况

离救护车赶到还需要一些时间

可此时老人正被压在车下痛苦万分

“不能等了!”陈洁心想

她立即招呼周围群众

呼吁大家一起使劲将车辆抬起

“3、2、1,抬!”

众人在口号中一起发力

“心里穿着制服,手上便有了力气”

事后的陈洁坦言道



车辆被缓缓抬了起来

陈洁抓住机会把老人从车底拖了出来

并把自己的书包摘下

让老人背靠着缓解紧张的情绪



细心的陈洁想到雨天影响行车视线

又在路口提醒过往车辆注意避让

避免二次伤害

在等待救护车期间

这名“大力士”一直陪伴在老人左右

直到老人被抬上救护车

陈洁的心才得以放下



摸摸早已被淋湿的头发

陈洁微笑着

骑上车继续往家的方向驶去

一双双陌生的手

因善良而共同发力

一个本是柔软的女子

因藏蓝制服而获得力量

陈洁托起的不只是冰冷的车身

更是“危难时刻,有我在”的承诺



昼夜在警灯闪烁中流转

守护从未有过一刻停歇

他们

可以是力挽狂澜的手臂

可以是穿破黑暗的光芒

可以是负重前行的脊梁



在他们身上

变得了的

是面对危难时随机应变的角色

变不了的

是深入骨血的忠诚与担当



不知何时

当你看见那抹藏蓝身影

或许他正以另一种“身份”为你而来

他们用“百变”

始终坚守这份

“不变”

来源:正警事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