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中美关税战的落幕,就像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终于分出了胜负。5月12日日内瓦传来的联合声明,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的坚韧与智慧——特朗普政府最终选择了体面“认输”,而这一天,注定会被载入史册。

中美日内瓦谈判的起因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突然对华加征“对等关税”,从最初的34%一路飙升至145%,试图用极限施压迫使中国在贸易问题上全面让步。但这一次,中国没有退缩。我们不仅对等反制,将关税提升至125%,更在稀土等战略资源领域打出了一记漂亮的“组合拳”。



4月2日起,中国对7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卡住了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脖子。要知道,F-35战斗机的隐身涂层、雷达系统都离不开中国的镝铁合金,而美国本土根本没有成熟的重稀土分离技术。这种精准打击,让五角大楼不得不承认:若限制持续,美军装备升级计划将全面受阻。



重压之下,美国国内经济很快亮起了红灯。家庭年均支出因关税增加了5000美元,港口货运量暴跌67%,超市货架开始出现空置危机。更致命的是,共和党内部对关税反噬效应的不满日益公开,民主党趁机抨击“混乱的外交路线”,特朗普政府的政治压力达到顶点。在这种情况下,美方不得不回到谈判桌前。



中美谈判结果

5月10日至11日的日内瓦会谈,成为转折点。经过两天激烈磋商,双方最终达成协议:自5月14日起,美国取消91%的对华加征关税,仅保留10%的基准税率,并暂停24%的“对等关税”90天;中国同步取消91%的反制关税,暂停24%的报复性关税,并解除4月以来的稀土等非关税壁垒。这个结果远超外界预期——此前特朗普还宣称“最多降至50%”,如今却几乎全盘撤销了4月加征的关税。



这场胜利的背后,是中国战略定力的体现。我们没有像某些国家那样急于妥协,而是通过“关税反制+稀土管制+市场多元化”的组合策略,一步步将主动权握在手中。比如,在稀土问题上,我们只暂停了4月2日后的部分限制,而2024年12月对镓、锗的管制,以及2025年2月对钨、碲的限制仍在继续。这种“分阶段解除”策略,既回应了美方诉求,又保留了关键领域的威慑力。



更巧妙的是,中方在暂停出口许可的同时,加大了走私打击力度,严查“伪报瞒报、夹藏走私”等行为,确保稀土供应链的实际控制权仍在自己手中。 对美国来说,这次妥协是不得已而为之。虽然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称“取得巨大进展”,但现实数据却很打脸: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核心物价因关税上涨1.7%,而中国通过开拓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整体外贸仍保持8.1%的同比增长。

这种韧性,让美方不得不重新评估“脱钩”的代价。正如美国财长贝森特在会谈后承认的:“双方都明确排除了经济脱钩的可能性。”



这场博弈远未结束

联合声明中“90天暂停期”和“建立磋商机制”的条款,预示着接下来的谈判将进入更艰难的深水区。美方仍保留着20%的“芬太尼税”,而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能源的10%-15%关税也未取消。更关键的是,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管制问题尚未触及,华盛顿仍未放松对华出口限制。



但无论如何,这次谈判已经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在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中,对抗只会两败俱伤,而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只能被动应对的角色。 从巴基斯坦总理含着泪水感谢中国,到今天特朗普在关税战中体面“认输”,历史一次次证明:真正的朋友,是在关键时刻能挺直腰杆、并肩作战的伙伴。



中国用行动告诉世界,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这场关税战的胜利,不仅是数字的调整,更是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话语权的提升。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价的:若协议落实,将为全球经济注入超1.2万亿美元增长动能。而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90天,才是真正考验双方智慧与诚意的时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